自2005年起,新加坡武装部队两年一度的“铸刀”演习,已在美国多个地点举行。我国正与美方探讨还有哪些训练场域适合举行演习,让武装部队根据作战和训练需求,检验不同方面的能力。
在美国访问的公共服务统筹部长兼国防部长陈振声,新加坡时间星期六(9月13日)清晨,前往爱达荷州蒙廷霍姆(Mountain Home),视察第10届“铸刀”演习(Exercise Forging Sabre)。
这项演习是新加坡武装部队检验新概念、新装备和新战术的重要平台,至今已先后在美国加州莫哈韦沙漠、俄克拉荷马州锡尔堡、亚利桑那州卢克空军基地举行。自2019年起,演习移师爱达荷州蒙廷霍姆空军基地。
陈振声说,我国是根据作战与训练需求,选择不同的演习地点,因此过去几届的“铸刀”演习在不同训练场地举行。“目前我们也正与美方商讨,哪些训练场域适合我们部署装备。”
演习部署历来最多无人机 检验多层次作战概念
本届“铸刀”演习部署历来最多的无人机,并与各型军机协同演练,全面检验多层次作战概念的效能。
陈振声指出,演习整合了四个层面——从端到端的打击链,到跨军种协同、科技应用,以及把武力和非武力方式结合起来,确保行动既全面又合规。
“我们从世界各地近期的冲突中学到的是,作战不仅仅在于击中目标,而是要把不同的能力整合起来;不只是取得战术层面的成果,还要达成作战和战略层面的效果。”
在这次演习中,空军敏捷与创新数码处(RAiD)的参与,让军方能在实战环境中,快速优化作战软件;国防科技局无人机创新实验室则借助演习场域,对商用无人机技术持续测试与改进。
陈振声:胜负关键在适应能力
陈振声说,他对士兵与技术人员不只是单纯执行任务,而是边操演边改进流程这种“同步适应”的能力感到欣慰。他指出,这种适应能力实际上是世界各地许多行动中取胜的关键。
“胜负从来不取决于一开始你的武器系统有多先进,或者流程有多完美,因为在任何行动中,你都必须不断适应。真正的优势在于适应的能力,以及流程的灵活性,这才是我们超越武器性能的制胜关键。”
陈振声也在蒙廷霍姆与新加坡武装部队人员交流,并和他们的家属互动。他说,武装部队正致力于加强对军人和家属的关怀,因为“要让我们的官兵有效执行任务,就必须照顾好他们的家庭”。
“当我们看到开心的家属,就知道会有更能专注于任务的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