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居家创业并不罕见。早在80年代,政府便推出了居家生意计划,允许居民在家中从事小型服务业或手工业。2020年冠病疫情,意外地带动一波居家创业热潮,为更多人提供灵活就业的机会。
冠病疫情前,林俊杰(37岁)经营着一家广告营销公司。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公司停业,迫使他另谋生计。没想到,太太使用秘制酱料烹煮的一道家常菜——血蚶,却意外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
林俊杰回忆道:“当时太太在昇菘超市买了蚶,煮好后发到社交媒体上,朋友们纷纷询问是否可以订购。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吃蚶’(Eat Hum)的居家生意。”
随着口碑不断积累,“吃蚶”的产品线也日益丰富,从最初的血蚶,扩展到螺肉、老虎虾和螃蟹等各类海鲜。
和林俊杰同龄的茹月盈,原本在一家公司从事人事招聘工作,但今年5月遭遇裁员。因此,她决定将自己经营了一年半的副业——花胶奶生意“尚味”,转为全职。
她受访时说:“一开始只是自己想吃,在市场上找不到合口味的花胶,所以就决定自己研发。”
为了拓展生意,她开始学习如何运营自己的社媒账号,拍摄和剪辑视频。虽然目前的盈利比不上之前“打工人”时的薪水,但她依然觉得生活非常充实。
居家业者在创业路上有哪些困难和挑战?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下去?点击视频,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