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有助于监测识别网络系统的异常行为,也可被滥用进行诈骗。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杨莉明指出,人工智能将越来越普及,越快认识当中的风险及制定应对方案,越能良好地发挥这项新科技的潜力。
网络安全局星期六(9月13日)在榜鹅水滨坊,为第六届全国网络安全宣导运动进行推介。本届活动的标语为“停一停,查一查”(Stop and Check),提醒公众收到来历不明短信和电话时,不要急着回应,而是先向官方渠道和可信任的家人朋友查看内容是否属实,再做出回应。
今年宣导运动主题“停一停,查一查”
活动嘉宾、主管智慧国计划及网络安全事务的杨莉明受访时说,很多网络犯罪分子常用的伎俩是让对方惊慌,吓唬他们,让他们没有时间思考。例如,公司职员可能会收到电邮,通知他们系统有问题,要点击链接处理。一旦这么做,网络犯罪分子便能盗取密码,侵入并锁上系统进行勒索。
“因此,今年宣导运动的主题是‘停一停,查一查’。我们要鼓励个人与企业花点时间思考,向所信任的人查询相关电邮或指示,再决定是否照做。如果我们都能培养良好的网络卫生习惯,将有助更安全地上网。”
网安局局长许智贤致辞时说,网络犯罪分子越来越精,大众却没有跟上步伐,没有做足网络卫生措施来保护自己,也过于相信他人。
“我们对数码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我们该做的是停一停,查一查,恢复情绪控制,理性地评估信息。”
最新的网安宣导运动鼓励公众采用双重认证,加强密码,及时更新软件以修补安全漏洞,以及下载防诈手机应用ScamShield和防病毒手机应用。
针对人工智能(AI)对网络安全的隐患,杨莉明说,全球都对人工智能可能用于生成诈骗和勒索手法,让不法之徒更容易得逞感到担忧。这是因为不法分子可针对某一群体制定个人化的犯罪方案,以及编造更具说服力的故事。
“这个威胁肯定存在,我们慎重看待这个风险。”
不过,杨莉明强调,人工智能同时也有助于打击网络犯罪。例如,更快速地监测到诈骗者为诱骗受害者所创建的网站;以及查阅大量的数据,更有效地发现网络异常行为和威胁等。
“无论如何这是个新科技,它的用途会越来越普及,越早了解当中风险、采取应对方案、及利用这项科技来保护自己,对我们越好。”
根据网安局日前发布的《新加坡网络概况》报告,去年通报的6100起钓鱼攻击案件中,约12%的钓鱼邮件包含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
问及公众要如何辨别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资料是否属实,杨莉明认为,须要加强公众对这方面的意识。她举例说,不久前在接见选民活动上碰到一名需要法律咨询的居民,选择向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求助。
“我提醒对方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聊起来可以非常自信,但却在胡说八道。这是我们要大众更有意识的事项之一,以让他们采取措施保护自己。但这不意味着聊天机器人没有用途……我们只是要清楚使用局限。”
星期六的路演活动让公众身临不同场景,如学校和咖啡座等,通过参加不同的项目掌握网络安全信息。下一场路演活动今年12月于碧山举行,详情待公布。
此外,网安局也将推出新系列的广告和海报等,提醒公众“停一停,查一查”,网络安全吉祥物Jaga刺猬也将在当中亮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