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和技能或许能让人敲开职场大门,但真正决定能走多远的,是态度、人际能力和价值观,例如诚信、同理心和敬业精神。青年应善用人生关键的成长期,培养良好的品格与价值观,并在与家人、朋友、邻里和社区的互动中,推动建立“我们为先”的社会,让彼此关怀成为常态,个人也因此能更好地成长。

主管社会服务整合事务的教育部长李智陞星期一(9月15日)在新加坡理工学院举行的2025年理工学院论坛开幕礼上致辞时说,青年不仅要追求学业和技能,也应思考如何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为社区和新加坡做出贡献。这是李智陞首次以教育部长身份出席这个年度论坛。他鼓励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与品格,持续学习,勇于创新,把愿景化为现实。

李智陞:新加坡未来四大挑战 关乎国家生存也蕴含机遇

他说,新加坡未来将面对四大挑战,包括地缘政治与经济压力、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与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青年必须意识到,这些课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也蕴含新的机遇。

李智陞强调,教育不应在毕业后就画上句号,未来属于那些拥抱终身学习、不断提升和重塑技能的人。他勉励青年要脚踏实地,同时具备胆识与创造力,敢于面对取舍和复杂问题。“在变化和不确定中,青年领袖有机会重新想象和塑造新加坡的未来。”

今年论坛的主题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新加坡”,恰逢我国庆祝建国60周年,也是“新加坡青年计划”的重点活动之一。来自五所理工学院的500名学生领袖将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透过专题讲座、学习之旅、小组讨论和住宿体验,深入探讨国家课题,拓宽视野,并深化对新加坡发展挑战的理解,思考如何把愿景转化为实际行动。

延伸阅读

世界正面临新挑战 李智陞促学生以创意决心积极影响社会
世界正面临新挑战 李智陞促学生以创意决心积极影响社会
黄总理:年轻人应了解三大趋势 掌握相关技能保障优势
黄总理:年轻人应了解三大趋势 掌握相关技能保障优势

论坛亮点之一是由新加坡理工校友团队设计的策略与管理模拟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化身政策制定者,处理复杂课题,并在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作出权衡,体会领导的复杂性与决策的长远影响。论坛最后一天,他们将在闭幕礼上向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展示最佳构想成果。

新加坡理工综合会展与项目管理专业文凭二年级生冯于熙(18岁)说,最大的收获是能与来自不同院校和背景的同龄人交流:“我们讨论到人工智能的利与弊,有人觉得它能提高效率,也有人担心被取代。这样的辩论让我学到不同的观点。”她也坦言,自己常用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帮忙整理资料,“方便是方便,但也让我思考会不会过度依赖”。

共和理工消费者行为研究专业文凭二年级生黄颖涵(18岁)则说,聆听部长阐述新加坡面临的挑战让她深受启发:“之前很多课题我没有留意,现在觉得作为公民要更主动地去理解社会问题。”她认为,今年“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新加坡”的主题强调归属感和包容性,“不只是要为自己,也要关心弱势和残障群体,把新加坡建设成一个让所有人都能共享的家园”。

新加坡理工学生发展部主任许淑云受访时说,论坛不仅让学生聆听专家分享,还安排了学习之旅和模拟情境,鼓励他们在有限资源下作出抉择,培养领导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希望学生能跳出框架思考,学会在复杂环境下做出平衡判断,这对培养未来的创新和领导力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