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mShield反诈热线自去年9月推出以来,已处理超过12万8000通电话和在线聊天。目前,这个由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主导的反诈热线,每天接获约500通至700通电话,其中八成是为了核实某起事件是否涉及诈骗。

反诈热线团队最初只有七人,在警察广东民大厦内办公。随着咨询量的增加,团队今年7月迁至策安集团位于东海岸的办公室,接线员也倍增至十多人。

新的办公室可以容纳更多接线员,为日后扩大团队做准备,办公室也能更好地隔音和保护隐私。(唐家鸿摄)
新的办公室可以容纳更多接线员,为日后扩大团队做准备,办公室也能更好地隔音和保护隐私。(唐家鸿摄)

分发邻里购物券或电商购物节期间 咨询电话明显增加

热线接线员郑洁静(26岁)回忆说,她在11个月前加入时,团队每天接听不到100通咨询电话,如今每天应付500通至700通,近期最多的是关于冒充政府官员诈骗。

反诈热线的咨询电话也和其他行业一样,会有高峰期。她说:“比如政府开始分发邻里购物券或推行各种补助时,或在电商的双11购物节期间,咨询电话就会明显增加。”

她也观察到,近来就业市场前景不明朗,有不少年轻人因此陷入求职骗局。“没想到包括我朋友在内,有不少年轻人打来求助,说自己掉入求职骗局。这证明被骗的概率,与受害者的年龄和教育程度无关。”

延伸阅读

杨莉明:应尽快辨识AI风险制定应对方案
杨莉明:应尽快辨识AI风险制定应对方案
政府科技局加入全球反诈骗情报交换平台
政府科技局加入全球反诈骗情报交换平台

在她接听的一些案例中,有人打来只是想确认是否遇上骗局,也有人已经蒙受金钱损失,打来寻求情感上的支持。

“有些人不好意思告诉家人,有些人虽然知道警方会介入调查,但仍然希望有人能倾听他们的心声。虽然一些人打来就一直哭或情绪激动,但我们还是必须保持冷静,指导他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郑洁静和同事每天分秒必争,一边接听电话,一边回复在线聊天,因为每争取到的一分钟,都可能阻止一起骗案的发生。

2025年7月时,一名妇女接到一名自称是马来亚银行职员的来电。对方声称,她名下的一张信用卡出现可疑交易。电话随后被转接给一名冒充警员的人,对方指控她涉及洗黑钱,并威胁若不配合就会对她发出逮捕令。

在前一天与骗子长达两小时的对话后,这名妇女已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第二天,骗子要她提取3万8000元交钱。

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她在前往交钱给骗子的途中,拨打了1799寻求帮助。接线员为她指出诈骗的可疑之处,并不断安抚她的情绪,劝她立刻改道,直接到警局报案。

直至她安全抵达警局报案,接线员才挂掉电话,她因而免受金钱损失。

探讨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 应对反诈骗咨询需求

团队接下来也会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应对日益增加的反诈骗咨询需求。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鼓励公众在不确定是否碰到诈骗时,拨打24小时热线1799寻求协助。

2025年上半年诈骗和网络犯罪数据显示,诈骗案占1万9665起,比去年同期的2万6563起减少超过两成五;损失金额4亿5640万元,也比去年同期的5亿2240万减少超过一成。但冒充政府官员的骗局却从去年的589起,增加近两倍至176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