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公务员退而不休,尽管已经69岁,仍然一星期五天到医院当义工,为病人提供服务,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且有意义。
陈国华在建筑业打拼了47年,退休前在建屋发展局服务,负责填土工程相关工作。去年6月,也就是退休前的一个月,他偶然通过内部通讯,看见有关医疗护理志愿团队(SG Healthcare Corps)招募义工的信息,引起了他的兴趣。
正式下岗后,他即刻报名加入医疗护理志愿团队。他顺利完成理论与实践培训,并通过测验,选择了距离住家不远的樟宜综合医院,作为服务地点。
他告诉记者,自己喜欢与人接触交流,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希望能够协助减轻护士肩上的担子,以及帮助正在经历痛楚的病人,因此决定到医院服务。
志愿服务像球掉进圆形洞 完美契合
陈国华去年10月开始志愿服务生涯,起初被派到外科病房。虽然病房没有冷气,有时甚至会闷热,但他一踏进病房,就感觉非常自在。“像是一个球掉进一个圆形的洞里,完美契合。”
他和护士一样,清早7时就开工。他原本每天服务四小时,但渐渐感受到体力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在调往急诊部后,把工作时间缩短到三小时。
他的工作包括协助病人从病床转移到轮椅上,以及帮助年老病人换纸尿裤等。一些人或许觉得这样的工作量不大,但对于年近七旬的陈国华来说,还是会耗费心力与体力。
移动病人看似有挑战性,但只要掌握个中技巧,并不会太难。否则就算是三四十岁的人,也可能会受伤。
在医院服务,难免会目睹病人与死神搏斗、看见家属伤心难过掉泪。作为陌生人,陈国华自觉无法为家属提供安慰,但他能递过纸巾、送上热饮,通过这些小举动来表达关心,希望能温暖病人家属的心灵。
“人总有一天必须面对死亡。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一天何时会到来,但只要人生过得充实,就不会有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