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上门突击检查,店主疑欲盖弥彰,主动申报店里有一辆不合规电动脚踏车,结果被搜出多达11辆违规电动脚踏车。陆路交通管理局执法不遗余力,今年首八个月已经充公超过600辆不合规的活跃通勤交通工具,另有七名涉案商家被捉。

《联合早报》记者星期一(9月15日)下午在陆交局安排下,跟随大约10名执法人员突击阿裕尼一家售卖活跃通勤工具的商店,目睹了上述过程。

当时,两名执法人员直接走进店里表明身份和来意,一名自称是店主的男子立刻主动告知,店里有一辆通勤工具不合规,并称会积极配合调查。据记者观察,店里售卖的绝大部分是电动脚踏车,数量不下30辆。

执法人员显然没有听信店主的话,逐辆检查店里所有电动脚踏车,并将怀疑不合规的电动脚踏车推到店外进一步检查。

在店外,另一组执法人员用磅秤检查脚踏车的重量,一旦发现重量超过20公斤顶限的电动脚踏车,便会进一步检查脚踏车是否经过安装油门(throttle)或更换刹车等非法改装。

延伸阅读

两月232起违规使用活跃通勤工具 151辆车被扣
 两月232起违规使用活跃通勤工具 151辆车被扣
活跃通勤工具火患连升两年 改装与用不合规电池成主因
活跃通勤工具火患连升两年 改装与用不合规电池成主因

其中一辆电动脚踏车因非法安装油门而被推到一旁,执法人员准备在行动结束后把它带回局里进一步检查。

除了非法安装油门,店里还有一些重量低于20公斤的电动脚踏车,因车牌字母太小等被搁在一旁等待处置。

在检查的过程中,执法人员对所有不合规的通勤工具开出罚单,店主同时被清楚告知,哪一辆电动脚踏车会被带走作进一步调查。

行动结束后,共有11辆电动脚踏车被带回陆交局,店家共计触犯了19起违例事项。

图中电动脚踏车的重量近25公斤,明显不合规。(海峡时报)
图中电动脚踏车的重量近25公斤,明显不合规。(海峡时报)

今年首八个月 发生37起涉活跃通勤工具火患

不合规的活跃通勤工具有导致火患的隐患,在本地售卖的个人代步工具,都必须获陆交局发出的UL2272或EN15194安全认证。这些电动代步工具必须通过一系列测试,其中包括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只有符合上述标准的电动代步工具,才可进口并在本地使用。

新加坡民防部队2024年全年数据显示,涉活跃通勤工具的火患从2023年的55起上升到2024年的67起,增幅逾两成。

今年首八个月,本地一共发生37起涉及活跃通勤工具火患。当局提醒公众,应该只向信誉良好的零售商购买活跃通勤工具,在购买二手设备前,也应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和改装。

陆交局发言人受询时说,常见的活跃通勤工具改装,包括以第三方或非原装配件,来更换工具电池或轮毂电机(motor hub)。

此外,当局从2020年1月至今年8月,已在路上查获超过7000起违规活跃通勤工具的案例。

交通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马炎庆星期二(16日)在脸书针对上述突击行动发文,指这些违规的通勤工具不仅危险,它们失火的隐忧也对大家构成威胁。

“我们定期开展执法行动,并与新加坡关税局和移民与关卡局紧密合作,在边境和街道上拦截这些危险的非法工具。”

陆交局发言人指出,陆交局和民防部队联合成立的活跃通勤防火安全小组,会致力于继续提升公众对不合规活跃通勤工具风险的认识,以及分享如何安全使用和丢弃工具的知识。

公众也可尽一分力,上网www.lta.gov.sg/feedback举报违规零售商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