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巴士公司Go-Ahead集团击败对手新捷运,标得淡滨尼巴士配套的经营权,从明年7月5日起,接手经营27条巴士路线。

这是Go-Ahead标得的第二个巴士配套。陆路交通管理局星期五(9月19日)发文告宣布,Go-Ahead以6亿4600万元的服务费,成功标得淡滨尼巴士配套的五年经营合约。陆交局可选择之后延长多两年至五年。

共有五家公司参与竞标,Go-Ahead的投标价是最高的,比新捷运的5亿9600多万元高出8.4%。

对此,陆交局受询时说,尽管Go-Ahead的标价并非最低,但与新捷运现行的服务费相比,还是为当局节省成本,但陆交局未透露目前的服务费。

与此同时,Go-Ahead的提案获得最高评分,且提交最具成本效益的高质量方案。

延伸阅读

本地姜掌舵Go-Ahead新加坡 李则隆是太阳能板巴士幕后推手
本地姜掌舵Go-Ahead新加坡 李则隆是太阳能板巴士幕后推手
公共巴士业者Go-Ahead新加坡委任新执行总监
公共巴士业者Go-Ahead新加坡委任新执行总监

Go-Ahead拟设卫星中心 促进电动巴士知识转移

陆交局指出,由于这个配套涉及本地首个大规模的电动巴士部署,竞标者的提案质量是重点考量因素。Go-Ahead的提案在多方面脱颖而出,例如计划设立卫星中心,借力它在英国母公司运营伦敦最大电动巴士车队方面的经验与专业知识,在本地促进知识转移。

除了Go-Ahead和新捷运,其他竞标者还包括香港汇达交通控股有限公司(Bravo Transport),以及另两家本地业者SMRT巴士和易塔通(Tower Transit)。不过,香港汇达交通的提案在质量评估环节不过关。

淡滨尼巴士配套自2016年起,一直由新捷运运营。公司经营的地铁滨海市区线在2021年宣布过渡到新地铁融资框架时,作为协议的一部分,陆交局延长新捷运当时的五份巴士合约,当中包括淡滨尼配套。

淡滨尼巴士配套的27条路线,包括4号、10号、23号、38号、69号、72号、81号巴士,以及在巴士连接增强计划下推出的298X和299号巴士。

这些巴士目前从勿洛北车厂出车,日后Go-Ahead会改用兴建中的东海岸综合车厂。它也将负责管理淡滨尼巴士转换站、淡滨尼广场(Tampines Concourse)巴士转换站、淡滨尼北巴士转换站,以及樟宜商业园巴士终站。

Go-Ahead车队包括逾250辆电动巴士

Go-Ahead发文告说,公司将使用约400辆巴士经营淡滨尼巴士配套,其中包括250多辆电动巴士。

自2016年在本地经营罗央巴士配套的Go-Ahead,在标得淡滨尼巴士配套后,员工人数将增至约2000人,在本地总共经营超过800辆巴士,当中有270多辆是电动巴士。

Go-Ahead说,公司将借助在全球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电动巴士运作引进国际最佳实践做法,提升服务可靠性、运营效率及可持续性。

它也将在巴士运作和维护方面,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提升安全、能源效率及运营卓越性。

700名员工受影响 直接转至Go-Ahead

对于失去淡滨尼巴士配套经营权,新捷运发言人受询时表示失望。公司将与陆交局、全国交通工友联合会和Go-Ahead合作,根据公共交通劳资政三方委员会指导原则,确保淡滨尼巴士配套顺利交接。

全国交通工友联合会执行秘书杨涴淩在社媒贴文说,共有700名员工受影响,他们将直接转到Go-Ahead。工会将与两个业者紧密合作,确保这些员工继续获得就业机会,且薪资不低于现行水平。

杨涴淩也说,员工也可期待获得新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学习驾驶电动巴士。 

针对Go-Ahead出价最高仍得标,新加坡社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黎华德(Walter Theseira)认为,很可能是它在运营电动巴士的经验取分。过去,每当巴士配套引进新的营运概念或模式,得标者通常都以更高价格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