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以及作战概念和战术快速变化,为确保新加坡在面对冲突时做好准备,国防科技局须加快创新和交付系统、与新加坡武装部队的作战人员保持健康的张力,并且探讨如何让战备人员跟上科技与武器系统快速演变的步伐。

国务资政李显龙星期五(9月19日)出席国防科技局的银禧晚宴。他致辞时,突出科技在现代军事冲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也强调,尽管科技至关重要,但最终的胜利仍取决于人。

国防科技局自2000年设立以来,通过科学、科技、工程和数码创新来提升新加坡的国防能力。随着科技进步步伐加快,国防科技局须做出相应调整,新加坡才能做好准备,应对任何潜在的军事冲突。

李资政以欧洲和中东目前的战役为例,说明科技以及作战概念和战术正快速演变,变化的周期甚至是以日与周来计算,而不再是年月。

人工智能可处理海量数据,从而生成信息来协助实时的作战决策。与此同时,网络攻击和虚假信息传播活动范围广泛,无人机则用于监视、精确打击,甚至在前线后方进行破坏。如果新加坡也参战,会同样面临此类来自敌方的挑战。

延伸阅读

国科局携手雷蛇 打造新一代无人智能系统
国科局携手雷蛇 打造新一代无人智能系统

三方面应对国防科技新现实 首先是加快创新步伐

李资政认为,国防科技局须从三方面应对国防科技创新的新现实,首先是加快创新步伐,及时交付武装部队所需的各类系统,以跟上技术周期不断加速的发展。这包括开发新型采购模式,及选择性地承担更多风险,加大对实验与持续开发工作的投入力度。

“国防科技局如今必须同等甚至更关注,能多快速地部署新系统和新能力,并反复调整,以及能多快速地配合武装部队的作战时间表。”

国防科技局及本地国防工业不应只专注于同少数主要企业合作,而该支持更多本地起步公司,创造一个由规模更小、更敏捷、更灵活参与者组成的网络,让他们拥有更大的创新空间,突破界限。

李资政注意到,国防科技局已开始与一些起步公司联手开发涉及机器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解决方案。他也很高兴国防科技局与电竞产品公司雷蛇(Razer)合作,探讨把游戏控制器用于操作无人机和机器人系统。

与武装部队保持健康张力 推动技术与作战融合

国防科技局须专注于的第二点,是与武装部队作战人员就技术的获取,建立一种健康的张力。李资政解释说,武装部队须知道自身所需技术,并向国防科技局提出实际的要求;国防科技局则须以自身的经验和对科技发展的了解为基础,独立地评估武装部队的要求,必要时提出异议。

“与此同时,当新科技可能颠覆武装部队的整体作战概念时,国防科技局须迅速向武装部队发出警示,并准备好直面问题,就必须做出的选择展开辩论,而不是含糊其辞,希望蒙混过关。”

至于第三个须专注的课题,则是让国民服役人员跟上科技与武器系统快速变化的步伐。这是武装部队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而技术周期加速进一步加剧了挑战。

李资政指出,战备军人每年回营受训一两次,若科技和配备每隔几周或几个月就发生变化,而他们无法及时掌握,只能采用旧科技,就会影响到作战准备、信心和士气。

科技再先进 关键仍在人才

尽管强调科技在军事中扮演的重要性,李资政也指出保家卫国的核心在于人。国防部、武装部队和国防科技局始终需要勇敢且足智多谋的士兵和工程师,因为他们肩负了国家生存的重担。

“在我们提升技术能力的同时,我们必须不断扪心自问,我们会否挺身而出、奋勇抗争?我们能否找到正确的作战方式?我们能否避免被对手措手不及地打击?我们是否具备钢铁般的意志和韧性,无论什么逆境都能取得胜利?”

公共服务统筹部长兼国防部长陈振声、前国防部长黄永医生,以及国防部和国防科技局的现任和前领导人,也都出席了这场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