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自助理事会的“青少年护航计划”三年来已拓展到10所参与学校,通过课外活动助近200名学生培养自信,下来计划在2030年能惠及1000名学生。

华助会星期六(9月20日)举办第三届“青少年护航计划发表日”,学生透过展摊和舞台表演,向公众展现他们参与计划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成长。今年的主题为“塑造之旅”,寓意学生在导师的陪伴和引导下,一步步建立自信,勇敢地走出舒适圈。

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受邀出席活动时致辞说,他在参观展摊时听到孩子们分享收获:有人学会直排轮滑,有人结识新朋友,也有人掌握新技能。

也是华助会董事的他希望这些活动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勇于挑战自我,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心态。他也强调,为人生打下坚实基础需要长期积累,并呼吁家长、教师和华助会携手支持孩子成长。

这项计划在2023年启动,专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长期扶持,从小学一路陪伴至青少年阶段。计划最初在四所小学开展,共有52名学生参与;短短两年,已扩大至10所学校,共有191名学生参与。学生每周参加一次由导师带领的小组活动,不仅锻炼社交和情绪调节能力,也培养自信与韧性。

延伸阅读

华助会亲子玩乐嘉年华 82家庭搭建梦想共筑亲情
华助会亲子玩乐嘉年华 82家庭搭建梦想共筑亲情
服务扩大帮助更多家庭和学生 华助会10年首现预算赤字
服务扩大帮助更多家庭和学生 华助会10年首现预算赤字

导师:活动设计有趣充满互动 学生变得开朗活泼

青少年护航计划导师邱慧敏(43岁)在分享学生的变化时说,她班上不少原本安静的学生,如今变得开朗活泼,能与同学有说有笑。“很多学生刚加入计划时都比较害羞,不敢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为此,我们每堂课都会安排互相肯定的环节,让他们学会欣赏和鼓励彼此。”

她说,“为了增强孩子们的自信,我们特别注重趣味性,活动必须有趣,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活动设计充满互动与竞争元素,如分组合作、友好比拼,让学生在乐趣中体会“输赢只是过程”,并从中成长。

邱慧敏补充,除了自信心培养,计划也特别强调感恩教育。“我们会提醒孩子感谢同学、感谢老师、感谢身边每个人的支持。因为孩子年纪小,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练习能帮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

来自树仁小学的梁乐彬(九岁)与妈妈丁雪宁(37岁,行政人员)及三个弟弟一同参加星期六的活动。丁雪宁说,梁乐彬是家中四个孩子的老大,性格比较强势,但通过参与计划,他逐渐学会了与人合作。她认为,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团队合作都很重要。

参加计划后,梁乐彬变得更懂得体谅他人,也更乐于帮忙。丁雪宁说:“以前他常和弟弟拌嘴打架,现在四个孩子相处融洽,他还会主动做家务。”

梁乐彬每星期二会参加计划,而且总是满心期待。他说:“活动很好玩,交到很多朋友,还学会了跳绳和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