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一片绿色草地,到如今设有遛狗场、乐龄活动设施等的社区公园,黄埔公园在设计上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和能力者的需求,打造凝聚社区的活力空间,获建屋发展局首次颁发的景观奖。
共有四个项目获颁景观奖,以表彰那些能够改善居民生活、应对环境问题的卓越景观设计。
占地1.3公顷的黄埔公园于2023年竣工,由AGA Architects和盛裕集团设计。它坐落在黄埔路和双溪黄埔(Sungei Whampoa)之间,毗邻圣迈克巴士终站。
公园设有多元设施,包括健身爱好者可挑战的障碍设施、绿植环绕的康疗花园、遛狗场、跑道,以及可供野餐和进行飞盘高尔夫(disc golf)等活动的草坪。
公园也专为不同年龄段儿童设计两个游乐场,分别适合两岁至五岁,以及五岁至12岁孩童,并设有亲子秋千和跷跷板,让一家大小共享欢乐时光。
建屋局设计发展司科长(景观执行)何欣瑜受访时说,黄埔公园设计过程征询了950名居民的意见。当局通过线上调查和创意工作坊等方式,让居民积极参与公园的设计构想。
“与居民的咨询过程大约持续了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其间,我们先收集居民的想法,然后与顾问团队一同探讨初步构想,再向居民展示设计方案,并获得他们的支持。”
盛裕集团总监(景观建筑)黄文利说,公园保留了12棵成熟树木,并将它们融入设计中,树冠也为公园带来更多阴凉。为了保护树木的根系,他们在建造400米的跑道时,特别将跑道抬高0.5米。
黄埔年长居民居多 但有更多年轻家庭迁入
媒体日前受建屋局邀请走访黄埔公园,碰巧遇见当时正在社区做家访的惹兰勿剎集选区议员罗守恩。他受访时说,乐见新公园落成,也经常在跑步时观察到许多居民使用公园设施。
他指出,黄埔一带以年长居民居多,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家庭迁入,人口结构正在转变。公园的遛狗场和游乐场等设施,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黄埔居住八年的黄文良(51岁,高级销售经理)受访时说,居民一直盼望能有一个遛狗场,如今得偿所愿,接下来也能举办更多宠物相关活动,为社区增添更多活力。
除了黄埔公园,另外三个获颁景观奖的项目是Waterfront II @ Northshore Common Green 2公园、比达达利公园,以及公园内占地一公顷的山丘。
今年共有36个项目获颁建屋局奖项,肯定业界在设计、建筑与工程方面的卓越表现。另有三个项目获颁建筑韧性奖,表彰它们在完成因冠病疫情延误的项目中所展现的韧性。
建屋局颁奖礼将于下星期二(9月23日)举行,由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