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发现公用事业局的合同存在违规和窜改迹象后,公用局已扩大内部定期展开的采购和合同管理审计范围,并加强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操作流程;同时,惩处失职的职员。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星期一(9月22日)在国会答复多名议员的口头和书面询问时指出,审计署发现公用局一份建筑合同的报价可能涉及违规,质疑其中20多个临时报价项目的真实性,所涉金额近15万元。公用局已报警处理,并检查其他类似合同,确定没有发现类似违规。

她说:“若警方调查后发现任何行为不当,公用局会采取纪律处分。”

审计署也在公用局的另一份杀虫剂供应合同中,发现检测报告遭窜改,以掩盖原始报告的不完整,但窜改的内容还是属实的。傅海燕说,公用局完成内部调查后,已向一名职员发出正式谴责,并降低表现评级。

审计署也发现,在私营厂的公用局水质分析仪维护合同的覆盖范围不足。对此,公用局已通过其他的合同来填补覆盖不足。

延伸阅读

审计署发现四部门七机构有疏失 公用局就合同疏漏报警 
审计署发现四部门七机构有疏失 公用局就合同疏漏报警 
【速读包】审计长报告揭25处疏失 点名政府四部门七机构
【速读包】审计长报告揭25处疏失 点名政府四部门七机构

傅海燕说,在私营厂安装的水质分析仪是额外的预防性检查。“我向各位议员保证,公用局的检查全面,以确保饮用水供应清洁且安全。”

六人涉及存库相关失误 已采取纪律处分

至于存库相关的疏漏,傅海燕透露,公用局已确认这是个别职员没有完成必要的检查,以及缺乏监督确保合同符合应履行的要求所引起。公用局已对涉事的六名职员采取纪律处分。

傅海燕说,公用局已扩大采购和合同管理的定期审计范围,包括利用人工智能等数码工具,优化合同要求的检查,以及早发现欺诈的行为。当局也加强合同管理、检查材料质量等方面的标准操作流程。

傅海燕强调,当局也会针对没有履行职责的承包商采取适当行动。在可行的情况下,公用局也会尽可能推进自动化,减少对人工监督的依赖,以及人为错误发生的风险。

议员娜蒂雅(宏茂桥集选区)补充提问,这些疏漏会否影响指定项目的进度;傅海燕回应说:“项目的进度是我们不愿意妥协的。”

傅海燕重申,审计报告提供公用局许多宝贵的学习机会,落实必要的措施之际,确保不影响公用局的效益。

议员符策翔(丹戎巴葛集选区)询问,公务员处理的合同数量可能很多,工作量是否造成失误的原因之一。对此,傅海燕说,审计结果发现,失误并不是因为职员的工作量太大,而是有些流程不够清晰,且没有妥善执行。

“如果是资源紧缺的问题,职员可以向上司反映。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科技自动化一些流程,降低人为失误。”

针对窜改文件的行为的惩罚是否足够,傅海燕指出,公用局没有遭受任何财务或其他运营方面的损失。

她说,职员并没有扭曲事实,而是判断失误,用错误的方式提供审计署要求的信息。因此,当局最终评定发出正式谴责,并降低表现评级是适当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