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全面向电子烟宣战后取得初步成效,公众包括青少年群体给予高度支持,贩运案件已有所减少。不过无论在边境或境内,政府仍将持续强化执法和立法,以更有效打击电子烟。
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兼卫生部长王乙康星期一(9月22日)在国会答复多名议员有关电子烟的口头询问时说,今年首八个月,卫生科学局侦查到近1万起持有或使用电子烟案例,以及38起供应案例;使用者中,半数以上未满25岁。
针对青少年通过社交媒体接触电子烟的现象,王乙康说,当局持续与社交媒体平台和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合作清除相关内容。让他欣慰的是,自当局加强力度打击电子烟以来,公众普遍支持打击行动,青少年也积极配合。
“我们希望保持这样的行为和文化,因为这是杜绝物质滥用在本地生根的最佳防线。”
主管回教事务代部长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费绍尔副教授答复电子烟提问时说,自政府9月1日将依托咪酯(etomidate)列为C级毒品后,贩运活动已减少,部分人因执法收紧变得更警惕,也有人因此停止交易。
电子烟近月引起广泛关注,我国以全政府协作来应对威胁。
王乙康说,电子烟如今含有更危险物质。政府数年前禁止人们供应和使用电子烟时,这是考量因素之一,如今担忧已成真。今年,卫生科学局已发现70起持有或使用依托咪酯电子烟的案例。
目前有超过1万名执法人员打击电子烟
当局于8月28日宣布跨部门应对措施,目前已授权超过1万名执法人员打击电子烟,“不同机构在夜间场所和高等学府展开联合行动,杜绝电子烟”。
他指出,我国对药物滥用立场坚定,因此依托咪酯电子烟在本地生产的可能性极低。政府无意淘汰依托咪酯的使用,因为它是有用的麻醉剂, 仍是急诊插管的重要麻醉剂。
内政部答复《联合早报》询问说,自8月25日起已借调新加坡警察部队、中央肃毒局和新加坡监狱署人员到卫生科学局协助调查、监管和改造工作。
截至9月15日,共有13人被借调,另有超过百名来自警方、肃毒局和监狱署的退休人员获转介到卫科局供招募。
费绍尔透露,2024年9月15日至今年9月14日,移民局在各关卡拦截76起大规模电子烟相关走私案件,并在邮寄渠道拦截57起,共起获超过50万件电子烟及配件。
他也指出,《滥用毒品法令》自1998年规定,在海外吸毒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将面对与本地嗜毒者同等惩罚。随着依托咪酯被列为C级毒品,这一条款也适用于海外滥用这类毒品者。
王乙康:我国执法机构与海外伙伴共享情报
尽管我国严厉执法,仍有人赴邻国尝试电子烟。王乙康说,卫科局、移民局、肃毒局和警方不仅联合执法,也与海外伙伴共享情报。
“在亚细安内,新加坡、文莱、泰国、老挝和柬埔寨都已禁止电子烟。我们很高兴马来西亚也准备这么做。随着更多区域国家落实禁令,我们能更有效遏制这种有害且令人上瘾的习惯。”
王乙康也说,目前已与亚细安伙伴进行非正式磋商,并希望未来能采取一致立场。
“这是我们的目标。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亚细安国家禁止电子烟,马来西亚是最新一个尝试的国家,我们会与他们分享信息和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