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有条件承认巴勒斯坦国,前提是巴勒斯坦要有一个承认以色列生存权,并明确摒弃一切形式恐怖主义的有效政府。我国外交部长维文医生强调,承认巴勒斯坦只是时机问题,而不是会不会发生的事。
我国也将首次对在约旦河西岸向巴勒斯坦人施予暴行的极右翼定居者团体或其领导人,实施针对性制裁,具体细节日后公布。
以哈冲突局势几个月来显著升温,共有16名议员在本次国会中提呈相关提问。维文、外交部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以及主管回教事务代部长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费绍尔副教授星期一(9月22日)在国会上一连发表三份部长声明,说明我国在以巴议题上的立场。
总理吁国人团结一致 绝不能让海外事件分裂社会
黄循财总理星期一晚上就部长声明在社媒贴文,他说加沙恐怖的冲突令人痛心,也深深牵动人们的情绪。但他呼吁国人绝不能让海外的事件分裂我们。“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为建设新加坡及新加坡以外的和平尽一分力”。
维文在宣布新加坡有条件承认巴勒斯坦国,以及即将实施针对性制裁的措施时表明,我国对巴勒斯坦议题的应对措施,因应局势变化而有了调整。他在答复议员追加提问时三次强调,承认巴勒斯坦国“不是一个‘是否’的问题,而是一个‘何时’的问题”。
2024年5月,新加坡投票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维文同年7月在国会上说,这意味着我国准备原则上承认巴勒斯坦为独立国家。
维文这次进一步提出我国将有条件承认巴勒斯坦国,并阐明我国承认巴勒斯坦的前提:巴勒斯坦必须“拥有一个承认以色列生存权、明确摒弃一切形式恐怖主义的有效政府”。
维文同时重申新加坡作为地处东南亚核心地带的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国家,基于新加坡的国家利益,在中东问题上一以贯之的三大核心原则:维护国家凝聚力、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提倡对国际法的尊重与遵守。
他说,国家政策,尤其是外交政策,必须以新加坡的国家利益为依据,而不是以族群或宗教的观点为依据。“我们绝不能容许外部事件和势力在我们的社会中制造分裂,或利用我们社会中潜在的裂缝制造问题。”
在国家安全方面,作为一个开放的小国,我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我国在2023年10月7日的恐怖袭击后支持以色列行使自卫权,“因为若新加坡遭遇类似袭击,我们肯定会坚持同样的权利”。
此外,为增强我国安防能力,保障新加坡的安全,我国须持续深化与国际伙伴的安全合作。我国的国际合作伙伴当中,也包括以色列。
但维文同时强调:“这并不阻止我们在不认同以色列行为的时候,以具建设性的方式明确地向以方政府直接表态。这是我们一贯的做法,我们也会持续这么做。”
维文也指出,一个“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对小国极为不利,因此我国必须遵守和维护国际法。
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谴责声浪持续加剧,联合国将在美国时间星期一(22日)上午就以巴议题在纽约举行大会,约十个国家可能在会上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近几个月来,尽管多国努力推动以哈停火,加沙局势仍在持续恶化——据报道死亡人数已超过6万,其中三分之一是儿童。联合国调查委员会最近发布结论,认为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国际法院正在审理这起案件。
谴责以军行动 “过久并超出限度”
维文明确谴责以色列在加沙进行“过久并超出限度”的军事行动,并指明对平民人口蓄意且非法地阻挠人道援助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以色列政府的过度行动甚至可能违反国际人道法”。
维文说:“我国将密切关注以巴局势,若局势持续恶化,或以色列进一步扼杀两国方案,外交部将重新考虑对于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立场。”
沈颖以华语发表声明时提醒,新加坡社会的多元构成,意味着不同群体对中东局势的认知程度和关注度各不相同,反应也有所不同。
部分民众认为,以哈冲突的历史渊源复杂,并且离新加坡十分遥远;也有不少同胞深切关注巴勒斯坦的命运,并对新加坡政府应当采取的外交政策立场抱有强烈的意见。这一议题在社交媒体和政治平台上都可能导致意见分歧,甚至引发激烈的争论。
她说,加沙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影响我国的社会团结,“因此,政府始终慎重地反复阐明我国的立场,以及处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