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预计明年第一季提案立法,将赋权当局日后在缺乏全面临床数据下,也能更快速采取行动对抗涉及滥用有害物质的行为。

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兼卫生部长王乙康答复迪舒沙(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的提问时,对议员的观点表示认同,并强调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应对有害物质问题。

王乙康说:“当一种新物质进入社区时,确实需要一段时间观察。你必须观察是谁在使用它,它会逐渐消退,还是会开始生根并蔓延?例如,克他命并没有在短期内广泛传播。我们必须观察证据,包括它究竟有多大的危害,成瘾性如何?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评估。但我认同议员的观点,我们必须尽可能迅速采取行动。”

迪舒沙以毒品丁丙诺啡(Subutex)为例说,当年我国政府花了一段时间才将它列为受管制药物并展开执法。

“我觉得这与依托咪酯的情况相似。我不了解卫生科学局的内部运作,评估过程之所以耗时或许有政策考量,但关键是我们是否从当年的经验吸取教训,能否更快将依托咪酯列为C类毒品,从而展开全面执法。”

延伸阅读

政府加强打击电子烟初见成效 将继续加强执法和教育
政府加强打击电子烟初见成效 将继续加强执法和教育

王乙康说,卫生部下来将向国会提交新法案,可能是全新法律或现有法令修订,赋予当局在缺乏完整危害、成瘾和依赖性的临床数据时,也能迅速介入,并与其他机构合作,推行强制戒毒和监督。

卫科局热线首八个月接获逾4600起举报

他强调,公众的警觉性是发现违法行为的重要一环。今年首八个月,卫科局通过热线接获逾4600起举报,并在7月21日启用线上平台后,再收到逾1400起举报。

“线上举报须通过SingPass登录,以避免胡乱举报并确保完整性,特别是当公众要上传违法者照片或地点时。至于没有SingPass的人,例如15岁以下者,可改用电话热线。”

王乙康指出,当局也为滥用电子烟的年轻人,提供更早寻求帮助的途径。7月25日起推出的“丢掉电子烟”(Bin the Vape)计划,在民众俱乐部、高等学府等地点设立回收桶。

他透露,计划启动五周内(7月25日至8月31日),公众已自愿丢弃约6000个电子烟及配件。这是暂时措施,但部分地点仍设有回收桶,包括边境关卡,以及提供“QuitVape”戒烟和康复服务的保健促进局、心理卫生学院和相关社服机构,继续鼓励民众自行丢弃。

王乙康说,现有戒烟计划“ I Quit”和“QuitVape”成效良好,仅在9月1日至14日,就有74人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