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戎加东地陷事故的调查仍在进行中,目前下结论为时过早。因涉及复杂因素,预计调查将耗时数月。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星期一(9月22日)以书面答复三名议员的提问时说,新加坡建设局正依据《建筑管制法》展开独立调查,永续部也成立内部调查小组,查明事故原因并研究防范措施。
小组由四名永续部属下机构的高阶人员组成,他们具备相关专业与技术专长。
议员洪维能(西海岸—裕廊西集选区)、严燕松(阿裕尼集选区)和吴诗琪(蒙巴登区)分别询问事故原因、调查结果何时公布,以及防范举措。
傅海燕指出,自2024年以来,公用事业局承包商在丹戎加东南路旁进行阴沟铺设工程,工程包括建造一个16米深、由多层钢筋混凝土沉箱环(caisson ring)组成的临时竖井。
7月26日傍晚约5时50分,其中一个沉箱环突然失效,土壤随之流入竖井底部,邻近路段随即发生地陷。
事故发生后,公用局与建设局和陆路交通管理局,对地陷周边道路进行安全评估,未发现异常。受影响路段自8月2日起逐步恢复通行。
事发时,一辆汽车坠入坑洞,女驾驶员在客工协助下脱困并送院治疗。马林百列公民咨询委员会上月为七名见义勇为的客工举办感谢午餐会,他们也获新加坡民防部队颁发社区援救者奖。
这起事件也引发公众对本地地质的关注。新加坡工程师协会土木与结构工程委员会主席黄秋杰受访时说,我国大部分土壤偏软,尤其是东海岸和市区一带,施工时更易引发土壤松动。
他指出,一些地方虽是花岗岩地质,但地底与路表之间由大量松软的土壤填满,还是有可能出现地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