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地缘政治变化,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不会出现重大改变,而是会保持更多的连贯性。
外交部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星期二(9月23日)在国会参与辩论政府施政方针时,勾勒了我国外交政策的方向。
她强调,新加坡从未将有利的全球和地区条件视为理所当然,因此煞费苦心地制定多元化的外交策略,而外交部在多边外交平台和地区组织做出贡献,及与伙伴国维持双边关系方面,投入了同等努力和精力。
“我们始终会是合作伙伴、值得信赖的朋友和诚实的中间人,尽可能地创造价值,同时也接受作为小国的局限性。虽然我们的外交政策会有一些调整,但这些调整并不是突然的。”
沈颖指出,通过在不同地区建立值得信赖的伙伴关系,新加坡将能减少受到供应链中断等波动的影响,并加强在国防、能源和科技等关键领域的国家韧性。
此外,新加坡还能继续充当资本、科技与创新的“保险箱”,及成为全球网络中值得信赖的安全节点,保护、培育和扩展创意、数据与伙伴关系。
新加坡正加大努力强化现有的国际伙伴关系和网络,而这项努力的核心是确保与邻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的伙伴关系保持牢固、广泛和具前瞻性。
亚细安依旧会是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基石。我国会持续推动亚细安内部更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因为这对于释放本区域的巨大潜力仍然至关重要。
2027年适逢亚细安成立60周年,新加坡届时将担任轮值主席国,能尽一分力协助提升亚细安在全球的话语权、有效性和相关性。
新加坡也将推进与美国以及与中国的互利双边合作,但如果中美博弈持续升级,共同开展更多合作的空间将缩小。“新加坡须保持清醒,并下定决心做出符合长期国家利益的决定。”
新加坡也会继续深化与日本、韩国、印度、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其他伙伴的战略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