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高血压病人也患有其他慢性疾病,须服用多种药。杜克—国大医学院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发现,让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改吃多合一降压药,并由护士定期致电确认状况,超过六成的人血压会降至更健康水平。

一个人的血压指数若持续在140/90mmHg或以上,即被视为患有高血压。根据2022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本地18岁至74岁的人口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或37%患有高血压。由于许多人患病初期未出现明显症状,这种慢性疾病常被称为隐形杀手。

部分病患确诊后,因忘记吃药,或未在生活作息与饮食习惯上做出相应调整,导致血压控制不佳。长期血压过高,可导致中风、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肾损伤和许多其他健康问题。

以杜克—国大医学院贾法尔(Prof Tazeen Hasan Jafar)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在冠病疫情期间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以了解通过多重干预手法,是否可有效减少病情不佳者的血压。

这项名为“SingHypertension”的研究,将逾900名年龄40岁以上、在新保集团旗下八家综合诊疗所看诊、收缩压或舒张压高于140mmHg和90mmHg的患者,分成两组。

延伸阅读

配合世界高血压日 世卫组织教你如何科学降压
配合世界高血压日 世卫组织教你如何科学降压
研究:降压治疗可有效降低痴呆发生风险
研究:降压治疗可有效降低痴呆发生风险

一组依照传统方式治疗,另一组让高风险患者换成多功能合一的抗高血压药,减少须吃的药丸数量,这组患者也会有经过额外培训的护士定期致电跟进状况。

长达两年的追踪期,护士会在首三个月每月致电一次,之后每隔三个月联系。护士会使用研究团队提供的清单,确认患者的饮食、用药、是否有运动等情况。

研究发现,相比依照传统方式治疗的对照组约五成人病情受控,超过六成介入组的患者,血压控制更理想。

介入组病人患血管疾病风险减低

此外,研究团队发现,介入组患者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概率,也比对照组减少约10个百分点。

贾法尔教授受访时透露,介入组病患平均每月包括药物在内的费用约为20元,比一般人到综合诊疗所接受津贴服务的价格稍高,但长期效果更佳。

她说,造成高血压发病率攀升的因素多,当中包括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生活方式,她预计未来患高血压的成年人数目会进一步增加,而控制血压是治疗过程的重中之重。

尽管大型研究已告一段落,但贾法尔教授透露,他们正和有关当局商讨,将这套介入式方法推介到其他作为基层医疗第一线的综合诊疗所。

另一方面,杜克—国大医学院也重塑原有的医疗卫生保健系统与服务研究项目,改名为医疗服务与人口健康研究项目,未来研究方向会更加关注人口健康。“SingHypertension”及一个名为“四维疾病暴发监测系统”(4D-DOSS)的数码孪生科技研究,也是有关项目下的研究。

为提高关键领域的专业研究能力,杜克—国大医学院也将推出医疗服务与人口健康研究生课程,招生详情日后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