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AI)?AI能如何帮助我们?我们的饭碗会被取代吗?”带着这些疑问,年过花甲的郑书远下定决心,报读跟AI相关的专业课程,更邀请正在服兵役的儿子一同上课,父子俩在课堂上互相鼓励,共同走进AI世界。
郑书远(60岁,工业电池销售人员)在去年4月报读了淡马锡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开发专业文凭课程。
他说:“到了我这个年纪很多人觉得该退休,但我想看看人生还有什么不同跑道可以参与,我对AI感兴趣,想了解AI到底是何方神圣,还有10年后我能够做什么,希望课程给我带来不同可能性。”
年轻时曾从事电脑维修工作,现在的工作会接触不同仪器的电池,郑书远看准AI在产品开发和市场分析上的潜力,相信掌握AI对自己的工作会有帮助。
脱离学校多年,需要适应现代学习方式,但郑书远认为可以应付。他指出,现在学习环境多元化,不再单靠笔记和考试,而是注重口头报告。“遇到不懂的地方,还有ChatGPT帮忙解答。”
授课节奏和老花眼是挑战 儿子是最好学习伙伴
课堂中,最大挑战是跟不上讲师的授课节奏和因年纪带来的老花眼问题。幸好,儿子郑全凯(22岁)在旁协助,儿子学习能力快,成为他最好的学习伙伴。
明年5月,父子俩将一起毕业。郑全凯说:“看到老爸想学习,我也乐意一起上课,两人一同完成作业,互相提醒。”
在郑书远看来,年龄不是界限,而是探索新事物的动力。“上课容易不容易,不在老师,而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如果你不想,总能找一百个理由不去上。”
他用行动诠释了“终身学习”的意义,也为儿子树立榜样。无论年龄多大,只要有兴趣和决心,总能在生活中开辟新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