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加坡的课室到东南亚的村庄,狮城补习老师过去12年掏出15万元设立基金会,也成功号召其他善心人士齐行善,公益之路已让约千名缅甸、印尼学童重拾学习机会。
44岁的林国耀从大学开始就是一名补习老师,如今他与朋友创立的补习中心Keynote Learning在本地拥有约300名学生。然而他的教育理想早已跨越国界,照亮了更多需要帮助的生命。
他平静而坚定地告诉记者,自己在这个世界能做的就是教学,每当看到理应拥有更好未来的孩子因各种现实因素未能如愿时,都会感到深切的心痛甚至落泪。
“如果能在他们的人生里提供微小的帮助,对我来说就十分有意义。”
2013年,怀揣着这份使命感,他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和“世界希望之村”计划(Global Village For Hope),将其教育理想带到缅甸和印尼。
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提供一次性援助,更是要找到一种可持续的模式。“单纯的捐款或许能解决今天的学费,却无法保证明天还能继续。”
因此,他的方法更为系统且深入。他在印尼总部聘请了三名员工,在缅甸也有一名员工,组建起一个精干的本土化团队。
为确保资源真正惠及最需要的学生,他们设计了一套严谨的评估流程:测试学生是否真心需要资源,并深入研究其家庭背景。在识别出需要帮助的学生后,基金会提供涵盖学费、校服、课本、书包在内的全方位支持。他们还为想学习的孩子们建立社区图书馆、举办夏令营等。
对于年长一些的学生,基金会还教他们学习英语和各项技能,并协助找工作。例如,他们曾向一个想用缝纫技能谋生的女生,捐赠了一台缝纫机。
至今,这项慈善事业已惠及近千名学子,他们当中约三成是孤儿,三成来自父母无力承担教育开支的家庭,其余四成的父母因贫困而不得不将孩子送至寄养家庭。
林国耀自掏腰包以15万元成立基金会,希望抛砖引玉,号召更多人加入,为更多孩子汇聚改变命运的力量。
完整报道,请翻阅2025年9月24日的《新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