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循财总理再次呼吁国人建立“我们为先”的社会,政府会继续致力于强化社会资本、凝聚不同社群,但全社会也必须努力。

黄总理星期三(9月24日)在国会参加政府施政方针辩论时,鼓励国人积极踏出舒适圈,了解其他文化,并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交流。

黄总理在强调加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时提醒,每个人的境遇各不相同。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应明白,自己的成就并非完全靠个人努力,而是得益于整个社会体系提供的支持。因此,他们除了缴纳更多税款外,也应怀有同理心与关怀之心。

黄循财总理在8月中旬的国庆群众大会演说中,提出要共同打造“我们为先”的社会。他在新一届国会的首场辩论中,重申“我们为先”理念的重要。

他说:“这是一个着眼于集体利益而非个人私利的社会;一个即便承认个体差异,依然珍视团结的社会。”

延伸阅读

黄总理:基尼系数下降趋势不变 我国整体贫富差距持续缩小
黄总理:基尼系数下降趋势不变 我国整体贫富差距持续缩小
共同推动建设性政治 巩固国家团结与长远利益
共同推动建设性政治 巩固国家团结与长远利益

工人党三名议员星期一(22日)参加辩论时,挑战“我们为先”概念,国会反对党领袖毕丹星认为,“我们”的概念对新加坡人固然重要,但这绝不意味着要压制或削弱个体在我国社会中的核心作用。

唯有“我”蓬勃发展 “我们”才能更强大

黄总理阐明,“我们为先”不意味着压抑自我,因为唯有当“我”蓬勃发展,“我们”才能变得更强大。因此国人要拥抱自己的独特之处,协助彼此成为最好的自己,同时相互关照和扶持。

我国过去数十年来,已经建立起社会资本。新加坡人的凝聚力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但黄总理提醒:“我们不能自满。”

他举例说,有调查显示每三名年轻国人中,只有一人曾当义工;超过半数的年轻人,朋友大多来自同个社会经济群体或同个种族。

黄总理坦言,这些趋势令人担忧,因为如果国人对彼此的理解减少了,共识减少了,“我们将面对把彼此视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同胞的风险。而竞争容易转变为嫉妒、怨恨和分裂”。

黄总理因此呼吁,我国必须打造更多空间和机会让国人在学校、工作场所和邻里等地点,加强接触和交流。“这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一代接着一代,确保我们的多元是一种增值,而不是相互削弱。”

黄总理承诺,政府会继续致力于强化社会资本、凝聚不同社群,不论种族、言语或宗教,也不分社会经济背景,把国人联系起来。与此同时,国人必须努力踏出舒适圈。

他说:“这些举动看似微小,但日积月累,有助强化我们的社会结构。因为信任正是在这些日常互动中建立起来的,比如一起吃饭,庆祝彼此的节日,或者仅是认识你的邻居。”

如果我们彼此了解得更少、共同点更少,就有可能不再把对方视为同胞,而只是竞争对手。而竞争很容易演变成嫉妒、怨怼和分裂。——黄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