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创前程计划不会扩大至中小学及大专学府,但各年级学府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多元学习项目,确保低收入家庭孩子不因缺乏资源而丧失学习机会。

数名议员建议为低收入家庭未满18岁孩子设立专门补助,让这些弱势群体的青少年也有机会接触到相对特殊的兴趣班。

针对议员许德财(裕廊东—武吉巴督集选区)询问,教育部能否为弱势学生试行技能创前程计划、资助学生到校外上兴趣班,教育部政务部长刘洁敏星期四(9月25日)在国会回应时说,由学校安排多元学习项目,会比资助学生上校外课程更为有效。

刘洁敏强调,教育部为所有学生提供机会发掘潜能,而学校可根据学生各自的强项和兴趣安排学习项目,同时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资助,确保没有人会因缺乏资源而丧失学习机会。“这比通过技能创前程计划资助学生上校外课程,来得更有效。”

刘洁敏也是数码发展及新闻部政务部长。她说,学校向来都提供多元的课程辅助活动(CCA)和增益活动。例如,教育部设立的少年体育学院,能为不同背景又具有体育潜力的小学生提供支持。

延伸阅读

技能创前程额外培训补助推出一年 逾3.6万名年满40岁公民使用
技能创前程额外培训补助推出一年 逾3.6万名年满40岁公民使用
趣味工作坊助掌握数码知识 低收入家庭孩子学习不落单
趣味工作坊助掌握数码知识 低收入家庭孩子学习不落单

所有小学也会与社区伙伴联合设立学生托管中心,提供阅读、戏剧、创意写作等增益活动。在相关补助下,低收入家庭学生每月支付的费用可低至5元。各所中学也同社区伙伴合作,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友伴和导师服务,以及相关兴趣项目。

至于中学以后的高校,刘洁敏指出,学校课程往往也会结合校外学习项目,包括企业实习项目。学府也与社区伙伴携手,为学生提供职业辅导等额外支持。有需要的学生可申请资助,参与海外学习项目。

刘洁敏说,教育部会继续提升各种学习项目与合作计划,为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负担得起的学习机会。如今也有不少社区团体和企业,为弱势学生资助学习机会,与校内项目相辅相成,令她感到欣慰。

许德财吁政府推出“好奇心补助”

许德财在随后的施政方针辩论发言中再次呼吁政府推出“好奇心补助”(Curiosity Credit),支持来自不同背景的孩童发掘兴趣。

许德财指出,目前帮助孩童的政策和项目虽不少,但当局可以做得更多,特别是帮助孩子们尽早发现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兴趣或特长。(
gov.sg视频截图)
许德财指出,目前帮助孩童的政策和项目虽不少,但当局可以做得更多,特别是帮助孩子们尽早发现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兴趣或特长。( gov.sg视频截图)

许德财指出,目前帮助孩童的政策和项目虽不少,但当局可以做得更多,特别是帮助孩子们尽早发现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兴趣或特长。例如,学生虽然都有教育储蓄,却无法用来进修社区舞蹈课或私人机器人兴趣班。

“有了‘好奇心补助’,能为孩子提供系统化又灵活的方式,让他们能在成长关键期尽情探索、尝试、建立信心。”

严燕松:“少年技能创前程”计划 有助缩小社会差距

工人党议员严燕松(阿裕尼集选区)也在发言中,提出了概念相似的“少年技能创前程计划”。

他建议,补助计划可开放给家庭收入处于40百分位以下的未满18岁青少年,用以进修获得认证的编程、演讲、体育或艺术类兴趣班。(
gov.sg视频截图)
他建议,补助计划可开放给家庭收入处于40百分位以下的未满18岁青少年,用以进修获得认证的编程、演讲、体育或艺术类兴趣班。( gov.sg视频截图)

他建议,这项补助可开放给家庭收入处于40百分位以下的未满18岁青少年,用以进修获得认证的编程、演讲、体育或艺术类兴趣班。这么一来,青少年哪怕背景各异,都能有同等机会接触到这些兴趣技能,也都有同等机会从小培养能力、建立信心。

严燕松指出,现今的经济环境很难预测什么技能会更吃香,因此通过补助计划,将选择权交给父母和孩子,让人人可像资源优渥的家庭一样探索和掌握自己的机会与技能。

严燕松强调,缩小社会差距不在于压制优势群体,而在于托举其余所有人,让大家拥有同等机会追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