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有些群体的声音往往被忽视。政策制定不仅要关注社会主流,也必须兼顾边缘群体,确保每个公民的声音都能被听见。
李乃怡(白沙—樟宜集选区)星期四(9月25日)在国会参加政府施政方针辩论时指出,部分新加坡人生活在离岛、老旧组屋或边缘社区,他们在城市发展中容易被忽略。
其中,无论是乌敏岛的居民,还是樟宜村的居民与商户,他们都面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交通便利等现实问题。
她以乌敏岛约20名岛民为例,这些居民是生活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却面临更高电费、紧急回应缓慢、较难获取国家优惠券等问题。所幸国家公园局、能源市场管理局、人民协会和国家环境局介入,解决相关问题。
樟宜村的道路施工导致居民出行不便,商户营业受影响。这提醒我们,城市进步不能只着眼于中心地区而忽略边缘社区。
延伸阅读
吴函燕:帮助青年逐梦 社会须关注三大层面
尚达曼总统在国会代表政府发表施政方针时,强调新一届政府的愿景是与国人共同建设“我们为先”(We First)的社会。首次在国会发表演讲的李乃怡分享她对此的个人诠释。
她认为,“我们为先”意味着:家庭优先于制度,职场中的照护者应获得支持,而非被压垮;边缘群体与社会主流同样重要,每一个声音都应被听见;长远责任优先于短期利益,我们应保护环境,为子孙留下一份礼物。
“归根结底,衡量一个国家的标准,不在于国家的发展速度,而在于未来几十年中,我们能否稳固地团结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