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探讨从多方面更新教育体制,包括减少对考试成绩的过度重视,并给予学校更多资源支持低收入家庭学生,避免他们因“机会差距”而掉队。

教育部长李智陞星期四(9月25日)在国会参与施政方针辩论时,阐述政府将如何根据“新加坡携手前进”运动的理念,进一步推动教育体制转型。

本地教育体制近年来已实行多项改革措施,以强调全面教育,淡化学生对成绩分分计较的心态,以及配合学生不同兴趣和强项,提供多元升学渠道等。

然而,李智陞指出,许多人还未完全摆脱把教育视为“军备竞赛”的观念。

学校将更聚焦学习体验 包括生活技能和价值观

“课程辅助活动(CCA)以及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CCE)是学校生活重要的部分,但我相信多数家长和学生仍未把它们视为与学术成绩同等重要,或者更重要。这不令人意外,毕竟新加坡人对成功的传统观念仍倾向学术成就。”

延伸阅读

总理:全面改革教育就业不负年轻一代
总理:全面改革教育就业不负年轻一代
吴函燕:帮助青年逐梦 社会须关注三大层面
吴函燕:帮助青年逐梦 社会须关注三大层面

教育部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减少学生对考试成绩的过度重视。这包括改变人们思维,不要把小学离校考试,视为足以影响终生的关卡。

李智陞说,学校将聚焦一些更重要的学习体验,包括让学生提升生活技能和交际能力,以及培养品格与价值观。“我们也会加强对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及课程辅助活动的重视,这些与学术成绩一样重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智陞指出,应警惕教育体制中的“机会差距”(opportunity gap)现象,即较富裕家庭为帮孩子提升学业成绩,不惜拔苗助长,让他们上各种补习和培训班;弱势孩童则因缺乏资源而落于人后。

“若不缩小这类差距,它们只会进一步扩大。我们会增加给予学校的资源,以及加强同家长和社区的合作,更好地支持低收入家庭学生。”

此外,教学方式也会转型,让学生为人工智能(AI)时代做好准备。李智陞强调,AI应发挥强化学习的作用,而非取代学习,关键是让学生借助AI创造更大的价值。

黄循财总理星期三(24日)在第15届国会首次发言时说,年轻新加坡人对社会激烈的竞争、社会分层加剧等现象感到担忧,政府将全方位改革教育和就业,协助年轻人应对挑战, 同时消除“一考定前程”的恶性循环。

减缓社会不平等 ComLink+发挥积极作用

李智陞也同时主管社会服务整合事务。对于提升社会服务,减缓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现象,他强调提升版社区联系计划(ComLink+)以及幼儿培育辅助计划(KidSTART)所发挥的作用。

2019年在四个地点试行的ComLink+,目前已扩展至全岛,援助约1万户有幼儿的弱势家庭。李智陞指出,这项计划是“新加坡携手前进”运动下一个重要支柱,通过协调社区各方资源,协助低收入家庭自立自强,提升社会流动性。

至于KidSTART,则主要援助低收入家庭提升育儿知识与技巧,提升亲子互动质量,从而让弱势孩童有更好的人生起跑点。

接下来,当局会通过这类援助项目,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包括协助租赁组屋家庭提升技能和就业前景,以及逐步实现购屋梦想。

李智陞指出,这些年来,我国对于援助弱势群体,正逐步采取动员全社会的方法(whole of society approach),也就是政府与人民合作解决问题,不再像过去那样,政府与社区机构各自为政的运作方式。

他强调,随着社会问题愈加错综复杂,没有任何一个人或机构具备所有解决方案,在一个以“我们为先”(We First)的社会中,须靠社会各方携手,为有需要者提供支援。

“当我们帮助他人茁壮发展,自己也会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