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玲(39岁)七年前出于好奇做的一个基因检查,想不到日后帮她的父亲“躲过一劫”。

她在本地一家科研机构当高级经理,大学里修读生物科学专业,对生物新技术比较了解也乐于尝试。2018年,她到陈笃生医院做了个人多基因检查,主动了解与疾病和药物相关的个人遗传信息。

郑卫玲告诉《联合早报》:“检查结果显示我有一个和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功能比较弱,因为当时我没有在使用任何可能会受到影响的药物,就把结果放在一边了。这个基因缺陷有50%的遗传可能,去年9月父亲患病时,我告诉医生之前的基因检查结果,医生让父亲也做,结果发现他也有。”

郑卫玲父女被测出的功能较弱基因,代号为CYP2C19,会导致一种与药物代谢相关的酶功能失常,从而影响某些药物的疗效。这个问题在人健康时没有影响,但郑卫玲父亲64岁,患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这类疾病与心脏血流突然减少相关,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等医疗紧急情况。

考虑到这项基因检测结果,医生在治疗郑卫玲父亲时,避免使用受这个基因影响的药物,而改用其他药物。郑卫玲星期五(9月26日)对记者说:“父亲目前状况良好。”

延伸阅读

陈笃生医院推出新应用功能 药物单与护理指南一目了然
陈笃生医院推出新应用功能 药物单与护理指南一目了然
国大医学试点研究 1800人检测基因助医生更精准用药
国大医学试点研究 1800人检测基因助医生更精准用药

陈笃生医院星期四(9月25日)在记者会上指出,陈笃生医院去年为1万多名病患提供基因检测,比2023年增加20%,受检者中大部分是已出现病症的,但也有希望主动了解身体情况的健康人士。

今年5月成立中心 致力为更多成人提供基因咨询

为更好满足病患需求,医院结合过去10年在基因检测和个性化治疗的经验,于今年5月成立陈笃生医院精准医学暨基因组中心,致力于为更多成人提供基因咨询和检测服务。这些服务包括预防和诊断多种与遗传相关的疾病,例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大肠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原发性免疫缺陷等。

陈笃生医院精准医学暨基因组中心化验室主任高绿苓博士说,单基因检测结果一般在数日内完成,多基因组的检测则需要大约两周时间,目前药物基因检测需要通过医生开立检验单。她建议病患先去综合诊疗所或向家庭医生咨询,然后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下一步检查。

陈笃生医院风湿、过敏与免疫科高级顾问医生林欣蓉在受访时说:“很多人认为基因相关疾病会在婴幼儿或儿童阶段出现症状,事实上,部分基因相关疾病或遗传性疾病要到成年阶段才会显现。我们中心能更好地为成年人提供更精准、更周全的基因相关医疗服务。”

成人遗传疾病案例:罕见免疫疾病患者获治疗

林欣蓉去年接治的病患沙雷尔(Mohamad Shahrel,45岁),从小就有口腔溃疡、时常发烧和无故腹泻等症状。去年,他病情加剧,后来通过基因检查才得知,他患有一种名叫A20单倍体不足(haploinsufficiency A20)的极罕见遗传类免疫疾病,医生随后为他制定了组合法治疗方案。如今,他恢复良好,并出席了当天记者会。他的五个孩子中,有两个女儿也患病,目前也在接受治疗。

沙雷尔告诉记者:“我以前出现症状后,医生往往只是针对单独症状进行治疗……直到去年12月林医生为我做了检查,才找到了病因。”

基因是存在于人类大部分细胞内的遗传信息载体,数量约为2万至2万5000,其中一些与重大疾病相关。这些基因位于细胞内紧密缠绕的DNA上,须借助特殊技术才能清晰观察,但若将单个人类细胞中的DNA拉伸开来,长度可达约两米。科学家和医疗人员利用不同的基因特征,开发出各种检测标记(marker),为病患量身定制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