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五天的政府施政方针辩论,在负责动议感谢尚达曼总统的议员沙礼尔(白沙—樟宜集选区)的总结发言中落下帷幕。
在场议员纷纷拍打座位扶手表示附议。记者的目光则是放在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阿裕尼集选区)身上,要看这位国会反对党领袖会不会举手,回应过去几天执政党政要的发言。
他没有。毕丹星此时正埋头整理手中的笔记,延续了过去几天人民行动党政要发言后,他只记笔记但不回应的做法。
毕丹星星期五傍晚在社交媒体贴出一张12名工人党议员在国会大厦前一字排开的照片,只写上“为国效劳”(Working for Singapore)的2025年大选口号,没有对这几天的辩论发表任何看法。
政府施政方针辩论,是每一届新国会的第一场重头戏。相比五年前火药味浓重、几乎天天短兵相接的辩论,这一次只有星期二(9月23日)毕丹星和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兼卫生部长王乙康,在朝野政党所应扮演的角色上进行过一回合短暂的交锋。
本届国会只有行动党和工人党两党。他们在本周的辩论意见相左时,更多是在各自的发言中点到为止地回应对方。
比如,工人党非选区议员刘宇扬星期二初试啼声时重提冗员保险建议,当日行动党新议员罗守恩(惹兰勿刹集选区)及隔天黄循财总理发言时,简单抛出新加坡刚推出的技能创前程求职援助计划(SkillsFuture Jobseeker Support Scheme)远优于其他失业保险计划,但双方没有就此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这是否意味着朝野双方释放出新的信号,要携手合作带领国家面对种种挑战?我们或许可以从星期五(9月26日)参加辩论的公共服务统筹部长兼国防部长陈振声和林瑞莲(阿裕尼集选区)的发言中看出端倪。
林瑞莲希望国会能建立跨越党派的信任,因为就算在对立的政治中,议员也应该可以保持相互尊重,因此应该以良好的动机出发,专注于新加坡人关心的课题。她说:“在座的各位都是竞争者,但我们不是敌人。选民选出我们作为代表,确保新加坡的长远发展,并努力建设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新加坡。在这一点上,议长先生,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
陈振声则说,他听了过去几天的演讲,意识到所有议员的目标其实都大同小异,也就是要更公平的社会、蓬勃发展的新加坡,以及为下一代尽心尽力;议员在一些细节上可能会有分歧,但这些分歧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显著。“真正的胜利并非赢得国会中的辩论,而是在于赢得人们的信任、改善生活,以及为所有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林瑞莲是工人党主席,陈振声是行动党助理秘书长,两人在各自的政党内都有较大的影响力。这是否折射出未来五年朝野将以共同目标为导向,而非一味争锋?虽然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答案,但至少从本届施政方针辩论来看,朝野之间释放了合作与信任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