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已经改变,未来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发生更深远的变化,若要未雨绸缪、抢占先机,新加坡必须深入理解世界、创造独特价值、巩固社会凝聚力,并坚守关乎国家长远生存和发展的原则。
陈振声星期五(9月26日)首次以公共服务统筹部长身份,代表政府就过去五天的施政方针辩论作总结。他在50分钟的发言中,着重探讨我国如何在未来的世界中立足,以及进一步阐述“我们为先”(We First)的精神。
这一精神贯穿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理念。陈振声也是国防部长。他说:“‘我们为先’不意味着必须抛弃个人抱负和自我表达,而是如何调动社会的各种能力、创造力和决心,共同克服眼前的挑战。”
他也说,政府会继续发挥领导作用,同时力求做得更多、更好,但政府不可能独力完成一切。因此,往后的目标将从“为新加坡人打造”,转向“与新加坡人共同创造”。
在这个强调集体而非个人利益的社会中,新加坡人应共同应对充满不确定的未来,维护国家安全和推动经济发展。
他说:“我们必须为比以往更复杂多变的情境做好准备,包括危险的不连续性。不能再以过去几十年的经验为假设,也不能指望其他国家像以往那样遵守国际法律和规范。”
对此,新加坡人能做的是深化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助我国创造独特的价值。
陈振声指出,外部势力会试图影响人们的观点,甚至左右我国立场。大家不应被困在同温层,应理解国家利益、多阅读、多思考、多听取不同意见,保持明辨力。只有深入了解自己和所处的世界,才能提出对合作伙伴有价值的主张。
“去过北京、上海和广州,不代表我们真正了解中国;仅仅到过加利福尼亚和纽约,并不能让我们成为美国问题专家。我最近访问中国和美国后,更深刻地体会到,就算是同一个国家,内部也存在多元观点和复杂的动态情况。”
陈振声今年5月接任我国防长,他本月先后访问美国和中国,会见两国高级防务领导人。
外交须按自身原则确定立场 而非平衡各方或保持中立
在外交政策上,他指出,我国不偏袒任何一方,而须根据自身原则确定立场,前提是维护国家生存和发展。我国追求的不是平衡各方、频繁调整立场,或保持中立。
他认为,在缺乏原则的情况下试图维持中立和平衡,只会让比我们更强大的国家对我们施加更大压力,以改变我国的“平衡点”。
新加坡若想要坚守原则,就必须具备四个相应的条件和能力:长期思考和执行的能力;在内部和外部建立信任的能力;在多元环境中培育凝聚力的能力;以及构建坚实的经济与国防实力。
为应对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重塑的挑战,陈振声强调,新加坡必须自力更生,创造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
为此,新加坡将积极强化透过人为努力所创造的竞争优势,包括不断因时制宜地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巩固法治和建设稳定政府,把危机变成转机。
这位前教育部长重申,人力资源的培养不仅在于前15年的教育,更在于未来50年的持续培训,以确保每个人都能掌握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进而提高生产力。
此外,我国也将维护法治,加强投资者信心,吸引资金、人才和知识产权。同时,维护稳定的政府和具前瞻性的公共服务体系,也能吸引制药、半导体等回报周期较长的产业来我国投资。
关税重塑贸易格局 为我国提供机会成为值得信赖且稳健合作伙伴
陈振声说:“尽管关税及反制关税正在重塑贸易和投资格局,但这也为新加坡提供机会,使我们成为值得信赖且稳健的合作伙伴。当企业制定‘加一’策略时,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他们的‘加一’。”
我国也致力于推动经济多元化,增强经济实力,并与理念相近的伙伴共同打造新的多边及诸边合作网络,以支持开放公平的贸易。
共有81名国会议员和政务官参与施政方针辩论,包括32名首届议员。国会已休会。
围棋是一种用黑白棋子玩的棋盘游戏,游戏的目的是比对手围住更多地盘。与国际象棋不同,围棋棋子都是相同的,在游戏中的使用方式也相似。 正如围棋的棋子一样,我们作为个人的努力或许微不足道,但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在形势变化时,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赢得棋局的关键棋子。或许,这就是我们所有人可以向往的新加坡。-公共服务统筹部长兼国防部长陈振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