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上有人突然冲出马路这类突发状况下,自动驾驶车必须能及时辨识并减速停车,必要时由安全员启动车内紧急按钮,以保障行人和乘客安全。这类突发情况,是新加坡无人驾驶卓越测试与研究中心的测试道路检验项目之一。

自2017年启动试点机制以来,中心已完成142次技术评估,对象包括104辆自动驾驶车和35辆在公共步道行驶的设备如自动扫路车。

陆路交通管理局和新加坡无人驾驶卓越测试与研究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Testing & Research of Autonomous Vehicles,缩写CETRAN)上星期四(9月25日)向媒体讲解自动驾驶测试与评估框架,并安排记者在位于裕廊的测试道路观看演示。当局去年宣布推出修正的自动驾驶测试与评估框架,应对更为成熟的自驾车科技。

当天展示的车辆是Grab与中国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WeRide)合作研发的GXR车型,搭载光达、摄像头和感应器,能够360度监测周边200米范围的环境。这辆车已在9月中旬通过第一级“Milestone 1”(简称M1)的测试,获准在公路展开试运行。陆交局说,本地所有试验均在2017年设立的试点机制下进行,有效期至2027年;至今已发出逾50份试验授权,目前约有19辆车在公共道路运行。

测试制度类似考驾照,从理论到实操逐步检验。车辆须先在测试道路通过M1测试,再逐步进入公共道路试运行,并在远程监控下迈向无人驾驶。除了基础操作外,还要通过远程操作评估、文件审查和部署准备的评估,确保所宣称的功能都能在本地安全实现。

延伸阅读

榜鹅三条自驾车服务路线出炉 两本地公司经营中企提供自驾车
榜鹅三条自驾车服务路线出炉 两本地公司经营中企提供自驾车
确保自动驾驶车有序融入本地 政府设委员会提供指导
确保自动驾驶车有序融入本地 政府设委员会提供指导

框架区分“发展中”和“可部署”两类平台,后者须有至少一年的运营记录,并提交清晰的部署计划。陆交局强调,不鼓励“一次性示范”,企业必须与本地伙伴合作,长期投入。

CETRAN介绍说,测试道路依照陆交局道路标准建造,配备交通灯、人行道和转向箭头,确保模拟环境与实际道路一致。中心自2017年以来已完成超过百次测试,并会根据经验不断调整测试场景。

裕廊CETRAN测试中,一名行人过马路,自动驾驶车在靠近时减速并停下,确保行人安全。(关俊威摄)
裕廊CETRAN测试中,一名行人过马路,自动驾驶车在靠近时减速并停下,确保行人安全。(关俊威摄)

学者:与传统车辆不同 须确保不做出危险动作

南洋理工大学能源研究所(ERI@N)首席运营官兼CETRAN项目高级总监德波尔(Niels de Boer)说,外国车辆常见的问题是无法识别新加坡特有的黄格子或小型转向箭头。他强调,自动驾驶测试的理念与传统车辆不同,不能在出事后依靠安全装置减低伤害,而必须确保车辆本身不会做出危险动作。

自动驾驶车内设有屏幕,乘客可看到周围的行人和物品等。(关俊威摄)
自动驾驶车内设有屏幕,乘客可看到周围的行人和物品等。(关俊威摄)

所有自驾车都须连接实时监测系统,每半秒传送一次数据,既能掌握合规情况,也能提供运行表现的参考。如果车辆在特定路段频繁需要人工介入,陆交局会要求它暂停上路,回到测试道路重测。

在产业应用方面,Grab与文远知行合作,在榜鹅提供自动驾驶服务,并将以“Ai.R”品牌推出车队。Grab透露,服务初期将有11辆车,由GXR和Robobus两种车型组成。GXR今年8月运抵新加坡,9月15日通过M1测试,取得在公共道路展开试运行的准证。

Grab透露,目前已有超过10名安全操作员接受培训,他们大多是前德士或私召车司机,熟悉道路情况。安全操作员仍在培训中,他们将完成理论与实操考核才会正式上岗随车监督。这些车辆将在榜鹅三条路线中的两条进行路况熟悉,最快明年初开放给公众试乘。

另一条由康福德高经营的路线预计在明年第二季启动,使用五辆由中国企业小马智行(Pony.ai)研发、可载六名乘客的自动驾驶车。车子近日运抵新加坡,须先通过封闭环境测试并取得M1认证,才能在公路上行驶,收集路线数据。每辆车全程都会有安全操作员,康福德高将培训约10人,把他们派往中国受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