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打造“新加坡数码门户”,政府希望把我国在数码治理和转型方面的经验与资源,与国际伙伴分享,协助缩小各国间的数码鸿沟,共同建设人人受益的数码未来。

正在美国进行工作访问的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杨莉明,星期一(9月29日)以视讯方式接受新加坡媒体访问,分享此行成果,并进一步介绍新推出的新加坡数码门户(Singapore Digital Gateway,简称SGDG)。

杨莉明说,设立数码门户有两大考量:一是希望在全球数码化转型中,缩小社会内部与各国之间的数码鸿沟(digital divide),推动更包容的发展;二是我国在数码领域的经验受到国际认可,不少伙伴希望借鉴,因此政府希望打造一个容易使用的集中化平台,以更可持续的方式分享经验。

数码门户目前有两个主要板块,分别涵盖我国在人工智能和数码治理(digital governance)方面的治理框架、工具包、开源方案,以及数码转型蓝图等实用资源,供各国政府、企业与个人参考。未来,当局还会陆续增加网络安全、智能城市和数码经济等领域的内容。

用户可通过门户,查阅我国的全国人工智能策略2.0、与卢旺达联合发布的《小国的人工智能手册》(AI Playbook for Small States)、了解数码身份认证系统SingPass的设计理念与功能框架,或直接使用开源工具FormSG创建安全表格等。

延伸阅读

资媒局强化数码领袖培育计划 三年助2000家企业驾驭人工智能
资媒局强化数码领袖培育计划 三年助2000家企业驾驭人工智能
杨莉明:应尽快辨识AI风险制定应对方案
杨莉明:应尽快辨识AI风险制定应对方案

杨莉明强调,这些资源旨在为伙伴提供灵感,或帮助他们跨越技术研发门槛,不涉及任何个人数据,公众无须担心信息泄露。

她也相信,不同国家能以不同方式受益。例如,柬埔寨的同僚对数码发展充满热情并提出许多创新点子,他们就能利用我国的开源工具,免去重复研发的麻烦。

针对本地企业能否从数码门户中受益,杨莉明答复提问时说,门户的定位并非营销平台,但若外国政府或企业因此更了解我国数码生态,并选择与本地企业合作,它就能发挥桥梁作用。

“即使最终没有带来商业合作,也不妨碍我们主动帮助别人……企业要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我们也要做负责任的世界公民。”

与互联网平台交流 共同构建安全网络环境

政府将在今年内为《网络安全(补偿与问责)法案》(Online Safety (Relief and Accountability) Bill)提出一读,赋予监管机构更多权力,包括公开网络加害者信息,以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

杨莉明此行会见多家国际互联网平台高管,介绍法案的出发点与可能影响,并听取他们的反馈。她说,这些交流有助于双方增进理解,保持共同目标,携手营造更安全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