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通过与业界合作,可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企业则可通过学院优先获取跨学科资源、前沿技术和新兴人才,实现互惠共赢。
南洋理工学院星期二(9月30日)举办首届“NYP360触媒:激发行业变革”(NYP360 Catalyst: Igniting Change Across Industries)活动,宣布推出“共同创新者阶层”(Co-Innovator Tier),由36个行业伙伴组成核心圈层,为他们优先提供前沿技术和人才。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出席了活动。
南洋理工学院校长兼总裁陈伟铭受访时指出,许多企业面临的挑战往往无法由单一学科解决,需要跨学科的方法。“我们因此推出了NYP360触媒,企业可以这个计划为唯一联络点,学院就会在后方整合所需的跨学科资源。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与企业深入沟通,真正理解问题,共同完善解决方案,确保精准应对。”
自2019年启动以来,NYP360触媒通过研究、劳动力转型及商业解决方案,与11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陈伟铭说,现在是回馈早期即选择与NYP360触媒合作并给予信任的伙伴的时候了。“在这些项目中,受益的不仅是企业,学生和教职员也能获得具体的实践经验,直接接触行业运作和关键人物,不仅可提升技术能力,也可拓宽视野。”
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学院提出了“共同创新者”概念。企业作为共同创新者,可享有一系列特权,包括优先参与项目、获取最新研究成果和接触年轻人才,并可提前提供赞助、实习或就业机会。
伙伴企业与学生互惠互赢
被列为共同创新者的36个核心行业伙伴涵盖医疗保健、先进制造、食品科技、互动媒体及建筑环境等领域。这些成员可优先获得学院的研究支持,包括新知识产权和专利许可;目前研究重点涵盖人工智能应用、可持续解决方案及医疗创新。这些业者还可第一时间获知即将面市的解决方案,并可优先申请相关资金与拨款。
此外,企业可通过学生实习和毕业专题作业优先接触人才,并获独家邀请参加行业研讨会、工作坊及交流活动;它们也可获预留参与高管教育和职业发展项目的名额,包括量身定制的培训方案。每个共同创新者还将配有专属关系经理,确保获得优先支持。
陈伟铭强调,这些将间接给学生带来益处。作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共同创新者能够推动毕业专题作业持续伸展,将项目从现一批学生传给下一批,形成跨届“搭建式学习”。这就可让学生真实体会现实的工作衔接,即理解前人决策、推进当前任务,再交由后续团队继续完成。
美亚环卫机械有限公司(Maxiton Engineering Asia Pte Ltd)是共同创新者之一。这家从事固体废物处理的工程公司已与南洋工院合作三四年,完成了三轮项目,包括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应用。
公司董事许毅勇(44岁)受访时说,公司在推动数码化转型,但在物联网应用方面缺乏内部能力,因此选择与南洋工院合作。公司因此获得软件系统与培训支持,也引入实习生参与实践,确保项目的连续性与长期发展。
他说:“南洋工院的学生负责采集数据、上传云端并构建分析平台,使垃圾收集公司能够更有效地规划收集路线和预测垃圾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