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不爱念书,中四时更是屡犯校规被退学,现年32岁的纳比勒(Nabil Saeed)曾因涉毒服刑三次,眼看母亲年迈仍奔波操劳,他终于醒悟,决心力争上游。如今他攻读法律,立志日后成为刑事律师,帮助深陷泥沼的囚犯。
纳比勒目前是新加坡社科大学法律系的大四生。16岁那年,他被学校开除学籍后,跟着一班人游手好闲,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吸食大麻、海洛英、摇头丸等毒品。
为赚快钱,他后来还铤而走险销售毒品,最终被执法当局抓获。前两次刑期较短,纳比勒不以为意,直到2016年他第三次被捕,面对五年牢狱才清醒。
“当时一个同伙被判坐牢24年,另一个面对死刑,我知道不能继续浑浑噩噩下去了,或许这是上天给我的最后一次机会。妈妈也从未放弃过我,看到她容颜老去,我也很难过。”
替狱友写上诉信 开启法律之路
在丹那美拉监狱服刑期间,他顺利完成A水准考试;狱友写上诉信遇到困难,就会拜托纳比勒帮忙。“我出生在英语家庭,语言掌控能力不错,便答应了。久而久之,就有人戏称我是新加坡法律义务办事处(Pro Bono SG)的律师。”
也许是这段经历,让纳比勒开启法律之路。他出狱后真的到法律义务办事处当执行员,协助有需要的公众获得法律咨询;2022年起,在新加坡狱外监护协会(SACA)和黄丝带基金的援助下,他报读法律系夜校,工作升学两不误。
他坦言,自己早年涉毒触法,代表律师只是个陌生人,却在法庭严肃认真地替他维权,令他十分动容,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人生变幻无常,我曾无数次怀疑过自己。但我想对囚犯和释囚说,只要肯迈出脚步改变,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