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封面上,五款福建粿在运动场上奋力奔跑,活力四射。红龟粿、面煎粿、发粿、木薯粿和碗粿,分别代表福建会馆属下五所小学,参与年度五校联合运动会,它们跃动的身影充满趣味与生气。

为庆祝新加坡福建会馆成立185周年,会馆特别出版中英文儿童绘本《粿就粿位,预备,行!》,并于星期四(10月2日)在爱同学校举行新书推介会。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陈诗韵也出席推介会。

福建会馆会长蔡其生说:“我们希望这本书能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传承福建文化中‘大我为先’的精神、友谊第一与群策群力的优良价值观。”

他指出,会馆100多年来致力于教育和文化传承,这本绘本不仅能让孩童在阅读中获得乐趣,也让传统文化以生动方式传扬延续。

绘本作者白胜晖(50岁)指出,绘本的初衷是让福建文化更贴近孩童。他认为,孩童最容易与文化产生联系的方式是通过食物。于是,他从福建传统美食中挑选了“粿”(kueh)作为呈现重点,既易入口,又常见于聚会,孩童一看就能认出来。五种福建粿包括红龟粿(Ang Ku Kueh)、面煎粿(Ban Chiang Kueh)、发粿(Huat Kueh),以及较少人知的木薯粿(Chiu Tzu Kueh)和碗粿(Wah Kueh)。

延伸阅读

福建会馆庆祝185周年 捐赠南大185万元
福建会馆庆祝185周年 捐赠南大185万元
见证热忱与使命 20优秀教师获福建会馆颁发“飞跃奖”
见证热忱与使命 20优秀教师获福建会馆颁发“飞跃奖”

白胜晖说,这五种粿分别代表福建会馆属下五所小学,故事以会馆年度五校联合运动会为背景。作为南侨小学校友,他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就是参与这项联合运动会,这段经历也成为他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运动会上,每所学校都有指定颜色:爱同学校是红色的红龟粿、崇福学校是橙色的面煎粿、光华学校是黄色的发粿、南侨小学是绿色的木薯粿、道南学校是蓝色的碗粿。每年整所学校都会穿着相应颜色参赛,因此“学校颜色”与“粿”的对应自然合理,也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故事与现实的联系。

谈及如何赋予粿不同性格,白胜晖解释,主要角色是发粿,第二主角是红龟粿,其余为配角。故事描绘发粿的成长,起初贪心、好胜,想称霸所有运动项目;红龟粿则象征良好体育精神与分享,通过互动帮助发粿学会关怀、分享,以及运动员应有的精神。

他说:“这些价值观正是我们希望传递给下一代的:关心他人,秉持‘我们优先’,而不是‘我优先’。”白胜晖也希望孩童读完绘本后,会想尝试这些福建粿。

插画家郭宏驯(45岁)受访时分享,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角色不仅是“长了手脚的食物”,而是展现独特个性,并通过动作表现各自擅长的运动项目。他说:“虽然不是动画人物,但我会想象他们如果活过来,会如何跳跃、投掷和奔跑,这也是角色设定的一部分。”

郭宏驯还借助夸张动作和趣味情节,如球从碗里弹出、角色跳跃时摔倒,让故事更生动有趣。从草稿到完成,整个创作过程约三个月。

绘本英文版和中文版已在各大书店及线上平台同步发售,同时分发至福建会馆属下五所小学,置于图书馆或教室供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