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科学局、教育部和高等学府合作,深入校园展开打击电子烟的执法活动。在为期22天的行动中,当局到六所学府执法,发现一名24岁男学生滥用电子烟,另有五人持有漏税香烟。
教育部和卫生科学局星期四(10月2日)发出联合声明说,卫科局执法人员和高等学府安保人员从9月8日至29日,在六所高等学府展开针对电子烟的联合执法行动。当局没有透露到哪六所学府执法,但强调将陆续在其余高等学府执法,向青少年发出明确的打击电子烟的信号。
在行动中,一名24岁男学生被发现持有两个电子烟和10个相关配件,这些物品当场被充公,学生也接到销案罚单。
同时,多名年龄介于20岁至25岁的学生也被发现持有漏税香烟,案件已转交新加坡关税局进一步调查。
联合声明强调,除了卫科局的执法行动,各高等学府会通过学校纪律框架对违例学生采取行动。这包括发出警告信、失去奖学金、海外交换和担任领袖的机会,并可面对罚款或被令到社区服务,甚至逐出大学宿舍。学生若一再重犯或贩售电子烟,将被停学或开除学籍。
除了处分外,校方将为学生提供辅导服务,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执法之余 校方加强宣导对抗电子烟
《联合早报》摄影记者日前受邀随卫科局执法团队到西部一所高等学府采访,观察到执法人员和安保人员除了在校园各处巡逻,同时会进入学生宿舍,检查是否有人吸电子烟。
结果执法人员“人赃并获”,发现一名男学生吸漏税香烟,在记录男学生的资料后,等待关税局人员到场接手调查。
除了严厉执法,教育部和高等学府也加强宣导。例如,校方会在迎新会上讲解有关政府打击电子烟的新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相关的线上课程。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主办关于电子烟课题的讲座,大学也为寄宿生举办类似讲座。
自冠病疫情后,校园吸电子烟的案例显著飙升。2020年前,校方转交卫生科学局的电子烟案件不到50起;2022年至2024年,每年平均近4000起。
教育部长李智陞8月28日在跨部门记者会上指出,教育部正同卫科局合作,培训学校和高等学府的指定教职员,及时有效地采取妥当的执法措施。
他强调,单靠学校和高等学府不能战胜电子烟。“我们会竭尽所能,但终究需要整个社会合作。家长在防止孩子使用电子烟和毒品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长应和孩子开诚布公地交谈,留意不寻常的行为,并为他们寻求援助。社区也能发挥作用,留意可能在邻里向孩子和学生兜售(电子烟)者,并向当局举报。”
李智陞鼓励学生看到朋友使用电子烟时,向老师等可信任的成人寻求援助。“这不是让任何人陷入麻烦,而是确保朋友能获得所需的帮助。”
为鼓励吸电子烟者戒烟,政府推出暂时的戒电子烟计划QuitVape。滥用依托咪酯的人可向卫科局和四个指定伙伴机构求助,或拨打保健促进局的戒烟热线QuitLine。
公众可浏览https://www.gov.sg/stopvaping了解更多电子烟相关信息,包括相关刑罚和如何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