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诈骗分子在短时间内掏空客户的存款,本地七大银行将从10月15日起实施新的防诈步骤,余额至少5万元的账户若在24小时内转出过半金额,相关交易将被延迟或拒绝。

新措施适用于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交易;柜台取款和自动提款机等非数码交易不受影响。

新加坡银行公会星期五(10月3日)发文告指出,实施这项措施的银行包括星展、华侨、大华、花旗、汇丰、马来亚,以及渣打银行。

据文告,新措施适用于余额至少5万元的储蓄和联名账户。一旦客户单笔交易加上过去24小时的提款总额超过账户余额的一半,就会触动防诈机制。那笔交易和之后的转账将自动延迟24小时处理,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直接被拒绝。

银行公会解释,24小时“冷静期”旨在让可能受骗客户停下思考。如果客户在这期间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诈骗,可按指示取消交易,保住账户里的钱;若交易属正常,冷静期结束后就会自动转账。

延伸阅读

【问答录】数码转账新防诈措施如何影响生活?
【问答录】数码转账新防诈措施如何影响生活?
新加坡严打诈骗 10月起分阶段限制钱骡用银行与手机服务
新加坡严打诈骗 10月起分阶段限制钱骡用银行与手机服务

如果正常交易被拒绝,客户在完成与银行的验证后即可重新启动。若需求紧急而必须在冷静期内完成转账,客户须通过银行分行、自动提款机或客服中心验证,具体方式由银行各自决定。

减少对正常交易干扰 常规自动扣账及缴费豁免

为减少对正常交易的干扰,定期转账指令、财路(GIRO)或eGIRO付款,以及向发账单机构的缴费将自动豁免,不会触动防诈措施而被延迟或拒绝。

华侨银行金融犯罪合规部门反欺诈主管蔡武朴告诉《联合早报》,一些合法交易在新措施实施后可能受影响,对客户带来不便,银行希望公众能够理解与配合。

“若涉及紧急的大额转账,我们强烈建议客户提前规划并提前进行。在极少数必须即时到账的情况下,客户可在华侨银行的自动提款机办理,释放资金。”

银行公会说,新措施将辅助我国现有的反诈骗机制,包括此前依据《共同责任框架》落实的防诈监控责任。

这个框架去年12月16日起生效,规定金融机构和电信公司须在防范钓鱼诈骗方面共同承担责任;若任何一方未尽责,须赔偿受害者。

过去几年来,本地的诈骗罪案急剧攀升,2024年受害者损失总额高达约11亿元,比2023年大增逾七成,创历来新高。

各银行今年首七个月 阻止诈骗损失7800万元

在当局与业界持续加强防范和公众教育后,情况已有所改善。今年上半年,诈骗案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6%,损失金额也下降12.6%。

银行公会说:“这些持续努力已见成效,今年首七个月,各大银行的安全措施共阻止了7800万元的诈骗损失。”

新加坡银行公会常务主任洪爱雯形容,诈骗是社会顽疾,手段层出不穷,日益复杂,需要社会大众一同发力阻止。

“新公布的措施将有助于保护钓鱼诈骗受害者,及时阻止可疑提款。这种社会性的防护措施可能带来一些不便,我们希望客户能给予耐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