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害怕下水到能自由畅游,哈里兹不仅增强了体质,也收获自信。

全国首个残障者水上安全课程 “SwimTogether” 星期六(10月4日)在新协立综合设施(Enabling Village)推出。11岁的哈里兹(Muhammad Hariz Bin Sanusi)分享了他在游泳中的成长与乐趣。

哈里兹天生患有脊柱裂(spina bifida),八个月大时接受手术,当时医生一度诊断他可能无法行走。如今,虽然他仍须使用轮椅,但已能在家中自行站立和行走。

今年5月,他在学校首次接触游泳。课程结束后,教练建议他到新加坡残疾人体育理事会继续训练,他随后加入SwimTogether项目。

回忆初学游泳的日子,哈里兹坦言并不确定能否学会,但经过两个月训练,他逐渐建立自信,也提升了身体控制能力。他说:“在水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到。陆地上能做的事情有限,但在水里,我可以做更多。”他目前已学会仰泳、自由泳和蝶泳。

延伸阅读

赋能体育基金申请期限延长一个月 助力残障人士参与体育活动
赋能体育基金申请期限延长一个月 助力残障人士参与体育活动
政府更新残障人士运动总蓝图 10策略提升残障体育参与率与包容性
政府更新残障人士运动总蓝图 10策略提升残障体育参与率与包容性

哈里兹的母亲哈迪嘉(Hadijah Binte Mohamed Eusope,48岁,家庭主妇)见证了儿子的进步。她受访说:“他刚开始学游泳时,我很担心,因为以前带他去游泳,他总是很怕水,每次都要紧紧抱着我。现在他变得更自信、更专注,身体也更强壮,尤其是上半身,肩膀都变宽了。”

百名残障者可获为期一年免费训练

SwimTogether项目由华侨银行和残疾人体育理事会合作推出,将为100名残障者提供为期一年的免费训练。每名学员在三个月内可上八节游泳课。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高级政务次长吴函燕,星期六应邀出席项目的推介仪式。

华侨银行提供7万元资金支持,用于聘请认证教练、采购专用器材,以及租用恒温泳池和无障碍设施。行动不便或出行受限的学员,也将享有免费交通服务。

课程重点为水上安全,包括增强学员的水中自信心及掌握基础游泳技能。此外,华侨银行员工志愿者将在课程中提供额外支持。

华侨银行集团品牌与传播副总裁欧阳颖樑受访时指出,根据新加坡体育理事会2023年的调查显示,残障者中仅不到一半定期参与体育活动,而普通人群接近80%。

在活动推出之前,本地没有无专为残障者设计的基础游泳课程。这主要因为聘请认证教练成本高、缺乏适合器材和可及性设施有限,交通安排也往往昂贵且繁琐。这些因素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新加坡全国残奥理事会会长张许淑敏博士强调,安全是课程的首要考量。所有教练都持有全国教练注册处的认证,课程也配备适当器材,并设有完善的安全流程和无障碍通道评估,确保学员在安全环境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