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本地客工希望通过面对面的活动获得心理健康支持,但不少人在寻求帮助时,还是会担心失去工作。
人力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迪内希,星期天(10月5日)出席德鲁山(Terusan)客工休闲中心举行的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配套活动时,透露客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内容。这份报告由人力部委任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和心理卫生学院完成。
从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两所学院对1465名客工和1462名帮佣利用定量调查,以及对48名客工和52名帮佣进行定性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对总共3000多名客工和外籍帮佣进行了调研。
定量调查一般指基于系统数据收集的分析方法,而定性焦点小组讨论则一般通过开放式的互动小组环境,了解受访者对特定问题的深入理解。
调查结果显示,患有抑郁、焦虑、情绪紧张的客工占比低,分别为6%、6.3%和1.7%;69.1%的受访者希望通过面对面的工作坊或集体讨论,获取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48.1%希望通过专业途径获得心理援助,39.7%希望通过训练有素的客工同伴获得。
延伸阅读
调查还发现,担心失去工作、对心理咨询服务不够了解、语言障碍、以及社会或个人对心理健康的负面态度,是阻碍客工求助的主要原因。
迪内希演讲时说:“这些研究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通过安全有效的方式,使客工消除障碍获得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他指出,当局从2020年开始,推出“晨曦计划”(Project Dawn),开创一系列提升客工心理健康的措施。接下来,政府将扩大同伴支持领袖(Peer Support Leaders)计划,同外籍客工中心(Migrant Workers’ Centre,简称MWC)、客工援助组织康侍(Healthserve)等机构建立更广泛的合作,让更多客工义工为同伴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迪内希还宣布,康侍将在未来两年内举办20场路演活动,通过咨询、互动游戏、体检等多种方式,帮助约2万名客工预防和应对各种心理问题。
提供免费理发等多种服务 客工借绘画寄语感谢狮城
活动上有不同机构为客工开设的服务摊位,包括免费理发、创意食品制作、射箭、绘画等。新加坡外籍劳工作家协会(Migrant Writers of Singapore)邀请客工通过绘画和寄语释放情绪。在绘画展示区域,不少客工对新加坡表示了感谢,也有一些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一名客工画了一副印度国旗并配上“我想念印度”(I missing India)的字样。
印度籍客工斯里尼瓦斯(Suramalla Srinivas,45岁)在本地工作了14年,目前在裕廊岛的石油和天然气业做工,他说:“刚来时感到工作压力大,有些紧张,但现在已基本适应了——今天第一次享受了这里的免费理发,非常棒。”
他的同伴萨希什(Bingi Satheesh,23岁)今年来到新加坡,也在裕廊岛工作,他说:“我还在适应这里的生活,目前没遇到什么大问题。”
根据人力部6月发布的数据,本地客工人数(持工作准证者)近年来持续上升,目前超过118万,相当于就业准证和S准证两者总和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