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学校设置本地首个校园智能回收垃圾站,鼓励学生培养回收好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这是废物管理公司“可瑞环境”(Cora Environment,前身为SembWaste)和弥陀学校的合作项目。弥陀学校是去年可瑞校园回收活动(Cora School Recycling League)小学组的金奖得主,并获选为首个参与智能回收垃圾站(Recycling Hub,简称REhub)试点的学校。

学校的智能回收垃圾站设有四大类废物回收箱,可分别回收纸张、金属罐、塑料瓶和饮料纸盒,确保回收从源头就分流且保持清洁。

垃圾站内设数码化功能,如智能传感器,在垃圾量达到80%时发出提醒,提升公司的回收效率。

智能回收垃圾站也可实时追踪回收情况,每季度向学校通报回收量和各年级使用者等数据,协助校方了解和改进各年级学生的垃圾回收习惯。

延伸阅读

垃圾废物烧成灰烬 研发再生绿色建材
垃圾废物烧成灰烬 研发再生绿色建材
工业危险废料年达50万公吨 预计未来20年增一成
工业危险废料年达50万公吨 预计未来20年增一成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高级政务次长吴函燕,星期一(10月6日)到弥陀学校出席智能回收垃圾站的启用仪式。校园智能回收站也是为配合国家环境局11月1日清洁与绿化新加坡日,而推出的计划之一。

吴函燕对现场师生说,新加坡只有实马高垃圾埋置场可填埋无法再循环的垃圾,而那里的容量目前已经半满。“我们须减少、再使用,适当地将垃圾再循环,好让这个特别的用场可再坚持久一点。”

校园回收垃圾量逐年增长 居民回收意识大幅提升

可瑞环境早前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2亿元,推动废物资源化与回收能力的转型发展,包括今年内在全国学校部署100个智能回收垃圾站。

可瑞环境的集团首席执行官李国坚受访时说,目前在全岛社区和商场已有10个智能回收站,接下来的重点是推广至学校。“希望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与社区一起合作,尽力把环保工作做得更好。”

可瑞环境从2023年起,在学前教育中心到高等学府等400多所学校推出垃圾回收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回收习惯,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文化。公司从校园回收的垃圾量随之逐年增长,第一年回收12公吨,去年增至15公吨,今年截至8月底已达38公吨。

李国坚认为,这显示本地居民的回收意识大大提升。“相信有了REHub回收系统的配合,我们能进一步提高垃圾回收量。”

弥陀学校小五生周宇宣是环保学生领袖,每逢周三的校内回收日,她会从家中带来可回收废物,并协助同学进行垃圾分类。她说:“有了这台有趣的智能回收垃圾站,我相信更多同学会参与回收。”

教师郭懿慧(38岁)透露,此前学校都用塑料大袋回收分类垃圾,现在有了智能回收垃圾站,每次投放后屏幕就会显示垃圾重量。“这不但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环保贡献,也会让他们对每天制造的垃圾量进行反思,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局还将配合清洁与绿化新加坡日,陆续推出多项活动。这包括10月12日的国际电子垃圾日、10月21日滨海湾花园的年度学生环保竞赛“Race to Sustainability”,以及10月25日在圣淘沙举行环保桨行(Eco Paddle)以清理海洋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