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学教师每周平均工作47个小时,高于国际平均的41个小时,约半数教师反映行政和批改工作太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星期二(10月7日)在新加坡发布2024年教与学国际调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结果。与上一轮2018年的调查相同,新加坡教师用在课堂教学的时间低于经合组织平均,反之,他们花费更多时间在备课和参与团队策划、学生辅导、课程辅助活动等工作。

这项国际调查约五年进行一次,旨在让各国了解教师工作量、对教学的看法等,从而检讨政策来提升教育质量。这是新加坡第三次参加。去年有约3500名中学教师和校长回答问卷调查,他们来自教育部属下的145所中学,以及10所私立中学。

共有55个教育体系参加2024年调查。日本教师的工作时间最长,每周55个小时,其次是新西兰(48小时),新加坡、中国上海与加拿大艾伯塔省教师每周的工作时间则同样约为47个小时。

新加坡教师每周平均18个小时在课堂教学,经合组织平均为23个小时。他们每周用六个小时批改学生作业,这比2018年反映的七个小时少。每周行政工作维持在四个小时。

延伸阅读

国际调查:教师采用人工智能教学比率 新加坡全球第二高
国际调查:教师采用人工智能教学比率 新加坡全球第二高

四成年轻教师考虑离职 压力感比国际平均高

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53%觉得自己得应付太多行政工作;49%认为批改作业的工作太多;45%觉得须为学生表现负责,这是教师感到压力的主要原因。

此外,27%本地教师反映工作压力很大,高于经合组织平均的19%,也比2018年多四个百分点。相较于50岁及以上教师,30岁以下教师更有可能反映压力很大。

教育部指出,我国教师投入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较多,是因教育体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政策设计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须参与学生的非学术栽培和课程辅助活动,这有别于其他教育体系。

调查也询问教师对教学专业的看法,71%本地教师觉得社会尊敬教师,远高于经合组织平均的22%。75%视教书为首选职业,这也高于经合组织平均的69%。表示对工作满意的本地教师占87%,比经合组织平均的89%略低。

29%本地教师有意在未来五年离职

29%本地教师表示有意在未来五年离职,略高于经合组织平均的27%。离职的主要原因包括个人和家庭责任(71%)、想继续进修(50%),或有意在教育界从事非教学工作(46%),包括调到教育部总部。

30岁以下教师有多达四成考虑未来五年离职,高于经合组织平均的20%,比率相较于上一轮调查,已减少九个百分点。

对薪资感到满意的教师比率则下滑17个百分点,达55%,经合组织平均为39%。

教育部加强支援与薪酬检讨 助教师专注育人

教育部指出,自2018年,教师离职率每年平均维持在2%至3%。年轻教师需要时间发展技能,教育部将继续加强对新晋教师的支援,包括专业学习。当局也定期检讨教师薪资,最近一次于2022年10月把薪资上调5%至10%,并会持续检讨。

教育部长李智陞在调查报告发布会上指出,教育部致力于辅助教师,让他们专注在育人工作,一些措施包括,2026年起让家长通过家长联通(Parents Gateway)提交孩子的病假单、制定更明确指导原则,为家长与教师下班后的沟通设限。

他说:“大规模的基准调查如教与学国际调查,为教师观点和挑战提供实用参照,让我们能为教师建立更完善的辅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