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努尔(Noor)患有糖尿病,今年9月又接受了心脏支架微创手术,所幸在国立大学医院的呵护下正逐渐恢复。
“我现在比刚住院的时候休息得更好,今天感觉不错。”努尔看上去有点消瘦,星期四(10月9日)在国大医院病房里接受《联合早报》采访。
他9月刚住院时,每天需在三餐之后和晚上睡觉前,进行四次指尖采血验血糖。一段时间后,他的手指变得麻木,休息也受影响。从这星期起,由于他的血糖趋于稳定,医院把验血减到两次。这个看似小小的改变,却给他带来好处。
“现在血糖验得少了,我既可以省下医药费,又能休息得更好。”
努尔接受的灵活血糖监测方法,曾在黄廷方综合医院和亚历山大医院施行,去年9月在国大医院的两个病房试行,目前已推广至14个病房。过去三个月来,已让87名住院病人受益。
国大医院內分泌科副顾问医生张怡得在记者会上介绍,不少病患需要监控血糖指标,但医院对他们并不是“一刀切”。“对那些血糖和病症都已稳定的住院病患,我们就考虑将验血次数减半,病患普遍反应他们现在感觉更轻松。”
高级实践护士林璇治(64岁),已在国大医院工作30多年,她认为人性化的血糖测量方法不仅让病患受益,还可以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她说:“医生将新方法确定下来后,日常工作交由护士管理,护士有了更多主动权……我们还利用验血省下的时间和其他病患进行更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去年3月推出适当医疗 以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及实际感受
人性化的血糖监测,属于国大医学组织自去年3月推出的适当医疗(Appropriate Care ,简称Apt Care)计划的一部分。适当医疗旨在最大程度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实际感受,并提升医院工作效率。
国大医院风湿病与过敏科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桑托莎(Amelia Santosa)客座副教授在会上说,适当医疗计划的一大特点是重视病患的参与性。
“病患可以将想法告诉医生,医生也会更好地倾听病患的心声,两者间的双向沟通是新计划的核心。”
适当医疗计划还包括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中心合作,为癌症患者引入“适当临终护理路径”。这个项目于去年10月启动,通过临床医生、护士和药剂师等多方协作,精简药物和干预措施,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实际感受。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名病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