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种族与宗教、贫富差距、本地与外来群体间的矛盾,是足以撕裂我国社会的三大离心力;也认清扩大共同空间、创建共同经验与记忆,是足以凝聚社会的向心力。
政府与民间必须竭尽所能应对、处理并化解离心力;同时巩固国家社会的向心力,新加坡才能维持团结、保持社会和谐。
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兼卫生部长王乙康星期四(10月9日)为“亚洲前瞻峰会”(Asia Future Summit 2025)发表闭幕演讲后,与《联合早报》总编辑吴新迪对谈,针对新加坡如何维系社会凝聚力,又面对哪些主要挑战,作出上述回应。
凝聚力如花园需悉心照料 王乙康:须守护共同空间与记忆
王乙康说,与其他国家一样,新加坡在促进社会凝聚力方面,也面对三大挑战,分别是种族与宗教、贫富差距,以及本地人与外来移民。
“社会凝聚力有点像照料一座细致柔弱的花园。必须悉心呵护它,修剪它,美化它,但与此同时,它仍会面对气候、风雨、虫害侵袭。这就是社会凝聚力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总会存在某些试图撕裂社会的离心力,但同时也必定会有某种向心力,是能够将社会凝聚在一起的。因此,要努力应对、解决,并尽可能地化解这些离心力;同时加强向心力。”
新加坡的基本治国原则是不论种族宗教,人人平等。“话虽如此,但是每个种族社群由于文化与历史背景不一,与国家的关系也不会一样……我们必须平等对待每个种族社群,但并非一样对待,因为各个族群跟国家发展历程的渊源与牵系并不一样。”
王乙康强调,重要的是每个社群必须清楚不能推至极限,只要大家尊重共同空间,就有了建立种族和谐关系的基础。
随着科技进步,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扩大。王乙康指出,政府通过征税和重新分配资源来消弭贫富差距,但是要让富贫者完全平等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成为一个平等的社会,但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平权社会。富足的人要懂得回报社会扶持他人。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维系的平权文化。”
移民与本地人矛盾须校正 政府及时调节求平衡
至于本地人与外来移民的矛盾与对立,王乙康说,新加坡人欢迎外来人才到本地工作发展,但总会来到一个临界点,双方为了空间和就业机会陷入激烈竞争,或是感觉本身文化受侵犯。他坦言在国家发展历程中,曾经有过越线的时候,所以政府有必要迅速调整校正。
王乙康把这三大挑战,形容为社会的“离心力”。但同时也存在某种“向心力”,全民共同的经历或记忆,足以凝聚民心,这些都需要时间来积累。
他举例说,2015年建国总理李光耀逝世、也恰逢国家庆祝建国50年;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让全民因共情而凝聚。冠病疫情是另一个更显著的例子。“我们都身处其中,一起惊慌失措,共同经历巨大的不确定时刻。但我们挺了过来,因为我们互相信任。人民与政府、人民之间,我们都彼此信任。”
“总是在大家一起经历一些突发的危机时刻,虽然是紧急状态,但是只要把握这些时机,一旦通过难关,大家就凝聚一起……努力继续这些向心力,我们的社会凝聚力势必越来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