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愈加重视软技能,最看重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年轻人大多却更重视自己的沟通能力,也自认这是他们的强项。

这是新加坡社科大学进行的调查——“职场成功与软技能:弥合青年观点与雇主期望之间的差距”的其中一项结果,反映年轻人与雇主对工作的观点不同。

新社科大今年6月至7月针对1000多名年龄18岁至35岁者,以及来自各领域的270名雇主展开调查,星期五(10月10日)在大学举办的青年论坛公布调查结果。

调查获得新加坡赛马博彩管理局的部分资助,旨在了解年轻人的关切和挑战,以及雇主的期望。

新社科大将与四个自助团体——华社自助理事会、回教社会发展理事会、印度人发展协会和欧亚人协会合作,针对调查结果策划针对性的项目,尤其是培养年轻人的软技能,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延伸阅读

75%本地员工看重培训 两成曾因缺乏发展机会辞职
75%本地员工看重培训 两成曾因缺乏发展机会辞职
调查:求职挑战大 仍有近七成雇员想换工作
调查:求职挑战大 仍有近七成雇员想换工作

调查发现,68%年轻人在探索新的就业机会,尤其是18岁至25岁者。这个年龄层的受访者中,有31%在积极找工,而他们绝大多数已经有工作。年纪较大的青年,即31岁至35岁者,则不打算换工的比率较大,占三成,显示他们的就业状态较稳定。  

大多年轻人认为经济和工作保障比灵活工作更重要

各年龄层年轻人大多把经济收益和工作保障视为工作的首要考量,其次是灵活工作安排。学历不同的年轻人对工作的考量有些差异。例如,18岁至25岁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高学历者,更关注工作的意义。学历不高,只有中学学历的年轻人则看重灵活工作安排,其中原因可能是他们较多从事零工。

年轻人大致上对工作不满意的原因包括团队文化、事业发展,以及薪资配套不理想。有大学学历以上者,较多对事业发展满意,相反的,当工作缺乏意义与影响力,或没有成长和学习机会时,他们会为此不满。

调查也旨在了解年轻人对技能的看法,各年龄层都把沟通技能视为最重要。26岁至35岁者也重视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

不过,雇主视为最重要的软技能却是员工的解题能力,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18岁至25岁者没把解题能力视为三大重要技能。

至于如何掌握软技能,年轻人一般倾向于通过在职实践,31岁至35岁高学历者大多会选择外部培训。然而,雇主更倾向于通过正式指导来支持员工发展软技能。培训课不在雇主的选择内。

领导调查的新社科大副校长(策略合作与业务管理部)陈姵莹副教授指出,按年龄段和不同教育水平来分析调查结果,有助于了解不同阶段的年轻人所面对的挑战。

她说:“我们想通过调查促进年轻人与雇主的讨论与了解。两者对工作要求的落差,也反映职场需要更具针对性的策略,以更好地弥合年轻人对工作的期待。通过与自助团体的合作,我们希望协助青年加强软技能,尤其是解题能力。” 

咖啡学院Bettr Academy助理总监郑夙吟(35岁)曾是一名教师。她受访时说,转行是为了探索不同机会,每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志向都有可能改变。新社科大的调查就反映不同年龄层的期许,也印证雇主对解题能力的重视。这个软技能在日益复杂的世界愈显重要。身为雇主,她也重视求职者在正规教育以外的兴趣,这可以反映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

青年论坛主宾财政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次长黄伟中说,要在职场成功,不能单靠技术能力。解题、团队合作与沟通等软技能同样重要,尤其当人工智能已经可取代一些基础工作。约180人包括自助团体、青年组织、企业等代表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