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屋单位被大火吞噬,周边单位被殃及,无故遭殃的邻居找人整修住家,事后发现火险没买齐,装修费用恐得自掏腰包,或向起火单位索赔。
烘干机失火 大巴窑10楼单位几乎全毁
上述火患发生在7月29日下午约1时10分,大巴窑8巷第229座点式组屋一间10楼单位疑因烘干机失火,火势造成严重破坏,事发单位几乎被烧得荡然无存,正上方至少两个楼层的单位也遭池鱼之殃。
12楼单位住户陈序伟(57岁,退休人士)的单位,地板和窗户都因为抵挡不住高温而爆裂,家具也被浓烟熏黑;11楼单位屋主拒绝受访,但从12楼单位的情况看来,损坏程度相信也不轻。
时隔大约一个月,记者9月2日再度上门了解情况时,几个受火患影响的单位还在装修,陈序伟则在为保险的理赔问题苦恼。
陈序伟受访时说,他在还清房贷后就没再购买火险,只买了住家财物保险(home contents insurance)。因此,他在事发后只能找保险公司,针对损坏的家具和电器等物件理赔,地板和窗户则得自掏腰包。
由于火患是由楼下引起的,陈序伟打算向失火单位的屋主索赔,但他对后续的索赔程序并不清楚,索赔过程相信也须要一段时间。
到底哪些保险,才能在发生火患时提供足够保障?在什么情况下,被无故牵连的住户才能向肇事方索赔?
保险专家:两类保险互补
针对这些问题,组屋火险指定保险公司爱德佳(Etiqa Singapore)首席市场官陈雪莉说,住家的保险基本上有两类,一个是住家财物保险,保的是因火灾和淹水中损坏或因偷盗失窃的家具、装修和私人物品等;另一个则是火险,用来保障房屋的基本建筑结构,两者相辅相成。
建屋发展局规定,1994年9月1日或之后借贷的组屋贷款,在还清贷款前一律必须购买火险。保费与单位大小挂钩,受保范围只涵盖组屋单位的基本建筑结构。以三房式单位为例,五年的保费为3.27元。住家财物保险的价格则视不同保险公司的不同配套而定。
如果居民住在公寓等由分层地契管理委员会(MCST)管理的私人住宅,管理委员会有责任为整个物业投保火险。一旦发生火患,委员会将根据保单提出索赔,来修复受损的物业。需要注意的是,MCST的火险通常不包括因火患导致的个别住户装修或改造部分的损失。因此,屋主应仔细查阅相关保单条款,并考虑加购其他保险来获得更全面的保障。
有地住宅则没有强制购买火险的规定。
陈雪莉说,无论火患是意外还是由邻居疏忽引起,也无论邻居是否有住家财物保险,居民都必须依靠自己的住家财物保险来索赔个人物品的损失,并靠购屋贷款时所购买的火险来覆盖房屋结构损坏时的修复开销。
她指出,如果公众家里因邻居家失火而被波及,且失火原因纯属意外,以火险为主的家居保险通常会赔付单位的损失,包括房屋结构的修复和受影响的家居物品。但如果是因邻居的疏忽或蓄意纵火导致的火患,公众则可以在有证据的情况下向邻居或邻居的保险公司索赔。
“一般而言,公众可先向自己的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过后才向邻居的保险公司追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