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歌谣、谚语中藏有很多生活智慧和哲学,让孩童从小接触并学习方言,能加强语言能力和文化身份认同。
潮州文史学会星期天(10月12日)在醉花林举办一场潮语谚语文化讲座,主讲者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林伦伦,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享上述观点。
林伦伦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文化的载体,必须要从娃娃抓起。”
他在题为“潮语俗谚与潮人的生活智慧和处世哲学”讲座中,向100多名参与者阐述潮州人和潮州话的历史,以及潮汕方言在保留古音、古词语上的重要意义。
林伦伦说,潮语作为汉语方言的一个分支,有着丰富多彩的谚语,这些朗朗上口的谚语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思想和社会现象,例如,“无丑不成戏”“老丑呾(音:dan,念第三声,意思是说)白话”等潮剧相关的谚语。
如今流传下来数千则潮语俗谚,不仅展现潮州人躬行孝道、家庭和睦、勤俭节约、尊师重学的观念,也体现潮人的经商之道、交往之道。如:谚语“家己人,拍死无相干”以自嘲的方式,表达对自家人的包容和偏袒。
林伦伦说:“潮州话不只是交流工具,也是亲情的粘合剂。保护和传承方言,也是在保护社会的多元文化。”
他说,方言有很多文艺呈现形式,如粤语歌曲、潮语歌曲,还有方言戏曲等等,新加坡很多会馆、团体都在做积极做这样的文化推广,使方言和文化得到保留和传承,政府、媒体和华人家庭也应各尽其责。
讲座吸引一些年轻潮州人参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大三学生蔡柏轩(22岁)说,作为年轻一代的潮州人,他有着传承与发扬潮人文化的使命感,因此运用所学,和同学一起从艺术的角度推广包括潮人文化在内的本地文化,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