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本地其他华社团体,应创造更多平台、主办更多活动,让年轻领袖从中学习,为未来接班做好准备。

配合这一目标,由宗乡总会和中华总商会在政府支持下开办的青年领袖培训课程,目前正筹划课程内容,预计今年12月开始接受提名。

宗乡总会星期一(10月13日)晚上在来福士城会展中心举行千人宴,庆祝成立40周年。黄循财总理以赞助人暨主宾身份出席晚宴,并以华语发表演讲。

他说,接任总理后,曾与一些参与华社活动的年轻人交流,感受到他们充满热忱,而且准备好为社会做出贡献。

“有了下一代的生力军,各个会馆可以更好地规划领导层的更新。年长一辈可以逐渐退到幕后,从旁指导年轻一代,和他们分享经验。这能让年轻人有更大的舞台,发挥所长,在会馆的长远发展方面,扮演更显著的角色。”

延伸阅读

宗乡总会四十不惑 软硬搭配助宗乡团体传承发展
宗乡总会四十不惑 软硬搭配助宗乡团体传承发展
徐芳达:会馆需以全面长期计划 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社会
徐芳达:会馆需以全面长期计划 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社会

黄总理:总会和政府一样 未来也会有5G领导

会馆能不断发展,正是因为历代领导人薪火相传、持续推动华社进步。黄总理在回顾宗乡总会的发展历程时,盛赞已故创会会长黄祖耀为总会奠下坚实基础,也肯定历任会长蔡天宝、陈奕福和蔡其生,带领总会稳步前行的贡献。

他打趣说:“总会看来会和政府一样,从3G变成4G,之后也会有5G领导。”

宗乡总会现任会长蔡其生在致辞中强调,会馆的历久弥新离不开新生代的积极参与。华社领袖培训课程有了政府的支持,将更有信心以系统化方式,培养更多年轻接班人,让他们成为华社未来的中坚力量。

黄总理在今年国庆群众大会上宣布,政府了解到很多社团面对青黄不接、资源不足的问题,决定协助会馆克服这些困难,以保持活力,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包括推出全新的培训计划,有系统地栽培年轻一代的社团领袖。这一课程将于明年中推出,每年开办一轮,计划未来五年培养约100名年轻华社领袖。

促华社加快数码和现代化转型 继续凝聚社群

黄循财总理(前排左三)与先后担任华社联络组主席的公共服务统筹部长兼国防部长陈振声(前排右三)、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前排右一),以及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前排左一),连同宗乡总会名誉会长蔡天宝(前排左二)、总会会长蔡其生(前排右四)、总会副会长钟声坚(前排右二)等理事,在台上切蛋糕,并进行敬酒仪式。(林明顺摄)
黄循财总理(前排左三)与先后担任华社联络组主席的公共服务统筹部长兼国防部长陈振声(前排右三)、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前排右一),以及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前排左一),连同宗乡总会名誉会长蔡天宝(前排左二)、总会会长蔡其生(前排右四)、总会副会长钟声坚(前排右二)等理事,在台上切蛋糕,并进行敬酒仪式。(林明顺摄)

黄总理在演讲中也肯定宗乡总会过去40年在凝聚华社、推广华族文化和教育,以及热心公益方面的杰出贡献。不过,他也指出,如今的年轻一代从小就接触不同的文化,有更多的交流平台,未必会主动加入会馆。

他鼓励华社举办更多新颖活动,在弘扬华族传统文化之外,也促进不同族群交流,继续成为本地社会的重要桥梁。他也希望华社加快数码化和现代管理转型,以确保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继续发挥凝聚社群的作用。

黄总理也重申,之前有利于新加坡发展的平稳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地缘政治变得更加紧张、经济分化也在加剧,而科技的迅速发展,也带来很大的影响。

他指出,宗乡会馆一向秉持的价值观,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年代格外重要,先辈在困难时期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信念不能动摇。

黄总理赠送“同行绘新”牌匾

40周年晚宴以“和衷共济、同行绘新”为主题。“和衷共济”是建国总理李光耀,2011年在宗乡总会25周年庆典时题赠的匾额,“同行绘新”则是黄总理星期一赠予的牌匾。两者寓意宗乡总会延续团结互助的精神,继续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进,共绘未来。

宗乡总会在晚宴上也发布两部短片,第一部是以“文化传承”“社群构建”和“引领未来的力量”三个篇章为主轴的全新宣传片,第二部则向去年2月辞世的黄祖耀致敬。

蔡其生也宣布,宗乡总会旗舰项目“杰出会馆奖”将改版,着重于向模范学习,接下来计划举办论坛,邀请获奖会馆分享经验,促进互相学习与借鉴。

本地300多个华社团体中,有五个的历史超过200年,分别是星洲谯国堂曹家馆、宁阳会馆、应和会馆、惠州会馆和福德祠绿野亭公会。宗乡总会在晚宴上向这五家会馆颁发特别奖牌,表彰它们过去两个世纪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