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如果我国上空出现恶意或失控的无人机,内政团队将能派出高速无人机追踪,并用网捕抓。这种仿佛科幻电影中的情景,未来很可能成为现实。

内政科技局研发的全球首款不依靠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的无人机拦截飞行器在正式部署、编入内政团队的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前,还需要经过严格的电磁干扰和兼容性测试。这些测试将在当局专用以测试评估安保新技术和新装备的“Garage@HTX”基地进行。

Garage@HTX设在裕廊集团洁净科技研发中心(JTC Cleantech),星期一(10月13日)由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开幕。

唐振辉说,这个基地的设立,体现了内政科技局在前瞻规划和主动应对未来挑战方面的远见。它将可大幅提升内政科技局在高精尖和创新解决方案领域的测试与评估能力,提升内政团队执行任务的优势。

他指出,我们无法每次都成功预测威胁来自何方,因此更须确保有广泛的方案可供选择。“内政团队的精神是永远做好准备、未雨绸缪,随时测试新的器材,以应对新的、涉及更高科技的威胁。”

延伸阅读

政府将探索代理式AI应用 有望简化流程提升效率
政府将探索代理式AI应用 有望简化流程提升效率
内政科技局与恩士迅携手 提升国安与行动效率
内政科技局与恩士迅携手 提升国安与行动效率
目前常用的无人机拦截技术是切断无人机的GPS信号和与控制中心的联络,但这样被拦截的无人机可能会悬停在原地,甚至撞到高楼或坠毁到地面,造成危害。内政科技局与美国公司Fortem Technologies合作研发的高速无人机拦截器,可在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依靠雷达追踪并捕获无人机。(李冠卫摄)
目前常用的无人机拦截技术是切断无人机的GPS信号和与控制中心的联络,但这样被拦截的无人机可能会悬停在原地,甚至撞到高楼或坠毁到地面,造成危害。内政科技局与美国公司Fortem Technologies合作研发的高速无人机拦截器,可在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依靠雷达追踪并捕获无人机。(李冠卫摄)

不被环境因素干扰 加速测试进度

内政科技局自动化和无人系统专业研究中心署长张达裕受访时说,设立专门的测试基地能显著提升对开发中装备的测试效率,例如不用担心狂风暴雨天气耽误无人机的测试进度,方便工程师根据测试结果立刻进行调整和再测试。

新基地的主要设施包括一个特制电磁测试室,用于检测电磁干扰与兼容性。这能帮助当局评估消防车、救护车等装备上的电磁装置,是否会对心脏起搏器等敏感器材造成影响。

这个测试室也可用来测试电动消防车等大型设备,以及开发与检测反无人机系统。测试室四壁采用特制隔断材料,确保测试过程中电磁波不会外泄或干扰周围设施。

新基地还有一个可模拟真实户外环境的室内场地,供团队安全地测试和评估无人机、人形机器等自主设备的性能。这个场地用网子环绕,确保装备不会威胁外围技术人员的安全。

Garage@HTX也配备研发与测试工作间,内设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钻床等设备,让工程师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并优化解决方案。

此外,这个基地设有指挥与控制中心,除了可用于测试指挥与控制软件和数码应用,也可用做训练基地,并在有需要时转为指挥中枢,协助内政团队执行任务。

配合新基地开幕,内政科技局就地举办最新一期“TechXplore”科技展,展出超过20款研发或测试中的新技术和装备,包括前述的无人机拦截飞行器、轻型可移动反无人机拦截系统,还有可进行精密操作、带有触感反馈的远程操控机器人,有人工智能辅助的远程操控水下搜索探测器,以及以氢燃料驱动、可飞行更远距离的无人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