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会持续与设在本地的制药公司沟通,了解美国对药品征收100%关税所带来的冲击。同时,我国也正与美国政府商讨有关我国药品出口的优惠关税安排,待时机成熟会公布更多详情。
外交部兼贸工部政务部长颜晓芳,星期二(10月14日)在国会上答复多名议员有关药品关税的询问时说,政府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必要时会进一步提供支援。
她指出,目前许多新加坡公司正计划在美国设厂或扩建产能,并等待美国政府进一步说明,公司的计划是否符合关税豁免资格。
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底宣布,从10月1日起,对进口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进口关税,除非相关公司在美国设厂。颜晓芳说,美国已延后实施这项关税,以便让制药公司有时间与美国政府磋商豁免事宜。
她说,制药业是我国经济重要支柱,全球前10大制药公司中,有八家在我国设有生产与研发业务。2022年至2024年,我国对美国的药品出口,平均每年达到37亿元。其中,出口的主要是活性药物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而非片剂(Tablets)或胶囊等成品药。
颜晓芳说,不论关税谈判的结果如何,国内制药企业都会寻找更多具备潜力的市场,拓展我国药品出口。
她也强调,我国经济机构会继续吸引全球企业到新加坡进行新的制药和研发投资,为本地企业提供支持,并为新加坡人创造优质的就业机会。
“然而,美国关税和相关全球发展显示,全球已进入一个充满更大不确定性的新时代。正在进行经济策略检讨的五个委员会,正制定有关长期经济增长战略的建议,适当时会提供最新进展。”
议员朱佩玲(蔡厝港集选区)追问,美国关税措施会不会给我国制药业带来长期连锁反应。
颜晓芳回应说,目前暂时无法判断,我国制造和研发相关投资会否出现变化,“但我们也必须理解,除了关税,企业决定是否在我国投资时,还会考虑我国的政治稳定、法治环境等”。
她说,我国将持续强化区域与全球连通性,以及国内基础设施和高技能劳动力。
颜晓芳补充,据研究、创新与企业2025计划(RIE 2025),我国已承诺投入280亿元用于科研与创新,其中一项重点是支持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我们会通过培养人才,打造具竞争力的产业环境,以便持续吸引企业与研发活动落户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