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立法改进流程,让人们可以通过更便捷的数码化方式完成房地产交易,以及制定持久授权书。
《电子房地产交易门户与其他事务法案》星期三(10月15日)在国会三读通过。
律政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穆仁理当天就新法案提出二读时说,新加坡拥有健全的房地产转让框架,但许多程序还是依赖人手和纸质化作业,缺乏全面的数码化平台。合同要求书面形式、文件需笔墨签名,准备文件等过程较费时费力。
为此,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分阶段开发数码房地产交易门户网站(Digital Conveyancing Portal,简称DCP),在2026年初推出试点时,会涵盖私宅转售交易的“选购权书”阶段。这个网站将简化工作流程,方便买卖双方、律师、房地产从业员等完成交易。
穆仁理举例说,买家无需花时间申请他们可能日后用不着的支票簿,律师也不必亲自到银行安排以银行本票付款。房地产经纪可追踪交易进展,律师和客户可通过平台进行电子签名。
建屋发展局组屋平台也将逐步增添功能,包括允许在组屋交易文件使用电子签名。如果交易有私人律师参与,建屋局平台将与DCP对接,传送数据。
新网站遵照政府网安标准 定期进行渗透测试
议员叶汉荣(杨厝港区)、文礼佳博士(惹兰勿刹集选区)和苏慧敏(马西岭—油池集选区)关注交易门户网站的网安程序和运作。穆仁理回应时说,新网站使用政府云端基础设施,会遵照政府网安标准,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渗透测试。
平台也会有数据复制的机制,防止数据遗失,万一发生故障,用户可以通过实体方式完成交易。土管局有业务连续管理计划,确保交易能迅速在线下完成。
针对议员李蕙莹(义顺集选区)有关诈骗风险的提问时,穆仁理说,网站要求使用者通过Singpass或Corppass登录和进行电子签名。律师也须确保客户不是在受他人施压的情况下签署文件。
当局在设计此网站时将与各利益相关者合作,确保方便各群体使用,包括年长者和视障者。
政府暂不打算对使用网站额外收费,全面实行后会另行检讨。由于利益相关者需时间适应,土管局将为律师、房地产从业员等提供培训和指引。
穆仁理说:“网站分阶段开发,最终目的是扩大到所有房地产交易。循序渐进的方式可让利益相关者逐步适应新的数码化流程。土管局也能够在每个阶段纳入从业员的反馈并完善程序,设计出一个更完善、对用户友好的系统。”
为鼓励更多人签署持久授权书(简称LPA),新法案也将修订《心智能力法令》, 让符合条件的授权人在证书签发人如律师、医生的远程见证下进行线上签名,办好持久授权书手续。条件包括:授权人须75岁以下、获授权人须是授权人的家属,或受委任的专业获授权人(Professional Donee)。
议员关注LPA远程见证的安全程序
多名议员包括工人党的莫哈默法理(阿裕尼集选区)、文礼佳、维凯(三巴旺集选区)关注远程见证的保障措施,包括如何防止欺诈行为,尤其是保护不谙科技工具的年长者。
律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回应时说,授权人仍然可找证书签发人到现场见证签名,远程见证是额外选项。只有当授权人符合条件,公共监护人才会批准授权人以远程方式完成手续。
此外,公共监护人也会考虑其他因素,如授权人在公共监护人办公室的记录、是否有相关者提出授权人面对欺诈或不当影响的疑虑。
他强调,证书签发人是重要的把关者,须确保授权人不是因为被骗,或受到不当压力才制定LPA,并确保授权人明白LPA的目的。
“证书签发人也得确定,授权人在签订文件时是私下进行的,包括要求授权人把摄像镜头环绕房间,证明没有第三方在场。” 他们也须把记录文件提交给公共监护人办公室。
去年,超过95%LPA通过线上制定。蔡瑞隆说,尽管如此,当局意识到有一部分人并不善使用科技工具,所以会继续与社区伙伴和ServiceSG服务中心协助有需要的人。LPA工作坊和指南也提供母语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