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部即日起(10月16日)展开为期八周的公众咨询,针对“新加坡法律执业及合作监管框架审查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征求意见。公众可在律政部网站查阅报告,并于12月10日前反馈。

自1999年以来,政府陆续推行多项政策和与立法改革,开放本地法律市场,吸引外国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来新执业,丰富了我国法律服务生态,并巩固新加坡作为国际法律服务枢纽的地位。

律政部于2023年9月成立新委员会,检讨现有监管框架并提出改进方案,确保能应对法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国家未来需求。

委员会由总检察长黄鲁胜领导,成员包括新加坡律师公会代表、本地与外国律师、合作机构代表及公共服务部门人员。

委员会已完成审查并发布报告,提出10项建议,涵盖四个方面:进入合作安排的条件、外国律所及外籍律师在本地律所持股的要求、外国律所的律师组成,以及外籍律所可从事的法律领域。

延伸阅读

法律学会5月推出初级专业课程 为年轻律师提供全面技能培训
法律学会5月推出初级专业课程 为年轻律师提供全面技能培训
律师培训制度新调整 通过毕业考试即可获非执业律师资格
律师培训制度新调整 通过毕业考试即可获非执业律师资格

九家外国律所QFLP执照 可延长两年至2027年底

与此同时,律政部公布合格外国律师事务所计划(QFLP)的最新进展。现有九家QFLP律所的五年执照将于今年底届满,律政部将允许延长两年至2027年12月底,以便它们在研究审查建议及公众意见后,再提交正式续期申请。

QFLP执照上一次续期是在2020年底,为期五年,下一轮正式续期结果预计将在2027年公布。

九家QFLP律所包括:安理谢尔曼·思特灵(Allen & Overy Sherman Sterling)、高伟绅(Clifford Chance)、Gibson Dunn & Crutcher、Latham & Watkins、众达(Jones Day)、年利达(Linklaters)、诺顿罗氏(Norton Rose Fulbright)、盛德国际(Sidley Austin),以及White & Case。

律政部指出,QFLP计划自2008年推行以来,显著推动了新加坡法律业的国际化和成长。2021年至2024年间,九家QFLP律所的境外业务收入超过20亿新元,目前共聘有逾550名律师,其中超过四成为新加坡执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