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飞禽公园保育繁殖计划再有新突破,首次成功培育孵化出濒危的菲律宾凤头鹦鹉,目前已有四个月大。
万态保育集团星期四(10月16日)发文告宣布新加坡飞禽公园喜迎新生命。新加坡飞禽公园保育繁殖计划由万态保育集团与旗下环保机构万态自然联合展开,菲律宾凤头鹦鹉在本地成功繁殖,标志着这种稀有鸟类在异地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菲律宾凤头鹦鹉(Philippine Cockatoo ,又称红腹凤头鹦鹉)受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这类鹦鹉原本分布于菲律宾全国各地,却因受到非法捕猎当成宠物售卖,加上栖息地逐渐减少,导致数量锐减。如今,最后的野生凤头鹦鹉主要集中于菲南的巴拉望群岛,成年的凤头鹦鹉只剩不到750只。
飞禽公园是在今年6月迎来本地首只菲律宾凤头鹦鹉雏鸟。它的父母在新加坡定居已经超过10年,直至今年才成功“造出”小鸟。这只新加坡孵化诞生的新成员加入之后,目前新加坡飞禽公园里共有五只菲律宾凤头鹦鹉。
雏鸟的身世
雏鸟的父母是在2015年在巴拉望岛获救。经评估后,因健康和行为等因素不适合放归大自然,于是在我国与菲律宾环境自然资源部的野生动物借展协议下,送来了新加坡。
这对鹦鹉年中产下雏鸟,飞禽公园起初选择尽量不打扰这一家子,让鹦鹉自然亲子抚育。后来雏鸟不慎跌出鸟巢,饲养员才迅速干预,所幸及时找回这只鹦鹉宝宝。
失而复得的雏鸟在接受了CT扫描等全面的健康评估后,转移到繁殖与研究中心,由人类养父母代为抚养。刚在不久前,万态保育集团的兽医团队对这只鹦鹉宝宝的眼睛、羽毛和喙进行例常检查,确保它健康成长。
如今已四个月大的鹦鹉宝宝,在饲养员的密切监护下开始试飞。它的体重已达230克,也逐渐过渡到成鸟食谱,学吃些种子、蔬菜和颗粒状饲料。菲律宾凤头鹦鹉成年后,体重可达350克。
这只雏鸟目前在飞禽公园的非展示区接受照料,万态保育集团会与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卡塔拉基金会商讨后续计划。
菲律宾凤头鹦鹉保育繁殖计划,由万态保育集团与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卡塔拉基金会(Katala Foundation Inc)合作开发,并获得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的支持。
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兼总裁英纳维德曼(Indira Dayang Lacerna-Widdman)指出,过去30年,基金会致力在菲律宾凤头鹦鹉最后的野生栖息地保护它们。
他说:“看到10年前救治的鸟儿孵化出雏鸟,对我们的团队来说意义非凡。它提醒我们,每个生命都很重要,只要有适当的支持与协作,哪怕是再微小的成功,也足以巩固长期的保育工作。这次保育成功,使我们在巴拉望岛的保护工作更坚定,也体现了在地保护(in situ)与迁地保护(ex situ)合作所能实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