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更多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应对教育开支,教育部宣布提高各项经济援助计划的家庭收入顶限,同时调高多项助学金额度,包括增加校车费补贴。这将让受惠学生增加3万1000名,使得受惠学生总数每年约达13万3000人。

大部分调整将从明年新学年生效,修订后的教育储蓄优异助学金(Edusave Merit Bursary)的家庭收入顶限则会从下个月就生效。

教育部星期四(10月16日)发文告宣布,修订多项经济援助计划的收入资格标准,并提高多项帮助新加坡籍学生的资助额度,适用于中小学及中学后教育学府(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stitution,简称PSEI)。

这包括提高校车的交通补贴,小学生的校车费补贴由每月的65%提高至70%,中小学生的公共交通补贴,也由每月17元增至21元。

大学先修班助学金也提高,每年助学金额由1200元提高至1600元,其中包含原单独发放的每月21元的公交费补贴。这项调整也适用于教育部自主学校助学金的大学先修班学生。

延伸阅读

早期介入计划扩及婴幼阶段 3500名学前儿童受益
早期介入计划扩及婴幼阶段 3500名学前儿童受益
李智陞:推动教育体制转型 扶持弱势学生避免因“机会差距”掉队
李智陞:推动教育体制转型 扶持弱势学生避免因“机会差距”掉队

教育部“提升”(UPLIFT)奖学金每年的金额也从1000元提高至1200元,以更好地支持自主学校及专科自主学校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在学业或特定才能方面的表现。

各项经济援助计划的家庭总收入顶限或家庭人均收入顶限将上调。例如,申请教育经济援助计划和特别教育经济援助计划的学生,家庭总收入顶限从3000元调高到4000元,人均收入顶限也从750元调高到1000元。

教育部还将提高中学后教育学府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学生的助学金额度。来自低收入家庭、符合最高助学金资格的全日制新加坡籍工教院 Nitec及Higher Nitec学生,学费将继续获得全额补助,并额外提供助学金用于支付其他教育相关开支。例如,家庭总收入低于4000元或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全日制Nitec及Higher Nitec学生,额外助学金将从1600元调高至1850元。

来自低收入家庭、符合最高助学金资格的全日制新加坡籍文凭课程学生,助学金将覆盖约95%的学费。

全日制新加坡籍大学本科生(医科及牙科课程除外)的助学金额度保持不变,但来自低收入家庭、符合最高助学金资格的本科生,可继续获得约75%的学费补助。

医科及牙科本科生的助学金也将调整:从2026学年起,符合最高助学金标准的学生,在扣除大学提供的财政援助后,每年所要缴付的学费将不超过5000元。

除了现有的工教院学费全额补贴外,教育部还将工教院社区奖学金的现金奖励从每年1800元提高至2050元。

改进措施为中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更多支持

教育部长李智陞在脸书贴文说,这些改进措施将为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更多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教育费,确保每个新加坡儿童和青少年都能继续接受学校和中学后教育课程。

与此同时,为配合其他政府财政援助计划,如终身健保(MediShield Life)和社区关怀计划(ComCare),教育部及中学后教育学府将从2026学年起引入“家庭平均收入审查系统”(Household Means Eligibility System,简称HOMES),以简化申请及收入审核流程。通过这项评估系统,申请人不必再提交收入证明等文件,从而使申请流程更加便捷。

教育部财政援助计划的收入审核将自动考虑与学生同住家庭成员的所有家庭收入,以及过去12个月的平均收入。这种方式能公平、准确地反映家庭的实际收入情况。审核将包括所有就业及经商收入(含奖金和津贴),以及根据新加坡国内税务局(IRAS)《评税通知书》反映的其他收入,例如租金收入。